self关键字

self关键字

self:当前类/对象的指针(指向当前对象/方法调用者)

作用1

当类里有变量名和成员变量名一样的时候,可以使用self区分

  • 例:

    我们写一个人的类,有一个年龄属性,在get方法里,我们定义一个与成员变量同名的变量,并初始化一个值为10,如果我们return _age;,则返回的是10,并不是我们的成员变量_age,但是如果我们使用self指针获取_age,那么返回的就必定我们的成员变量_age了。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People : NSObject
    {
        int _age;
    }
    
    - (void)setAge:(int)age;
    - (int)age;
    
    @end
    
    
    @implementation People
    
    
    - (void)setAge:(int)age
    {
        _age = age;
    }
    
    - (int)age
    {
        int _age = 10;
        return self->_age;
    }
    
    @end
    
    
    int main()
    {
        People *p = [People new];
        [p setAge:26];
        int age = [p age];
        NSLog(@"年龄为:%d",age);
        return 0;
    }

    P1

作用2

在成员方法里,如果需要调用其他的成员方法,可以使用self

  • 调用成员方法1,让成员方法1再调用成员方法2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People : NSObject
    - (void)fun1;
    - (void)fun2;
    @end
    
    
    @implementation People
    
    
    - (void)fun1
    {
        NSLog(@"执行了第一个方法");
        [self fun2];
    }
    
    - (void)fun2
    {
        NSLog(@"执行了第二个方法");
    }
    
    @end
    
    
    int main()
    {
        People *p = [People new];
        [p fun1];
        return 0;
    }

    P2

作用3

在类方法里,如果需要调用其他的类方法,可以使用self

  • 调用类方法1,让类方法1再调用类方法2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 People : NSObject
    + (void)fun1;
    + (void)fun2;
    @end
    
    
    @implementation People
    
    
    + (void)fun1
    {
        NSLog(@"执行了第一个类方法");
        [self fun2];
    }
    
    + (void)fun2
    {
        NSLog(@"执行了第二个类方法");
    }
    
    @end
    
    
    int main()
    {
        [People fun1];
        return 0;
    }

    P3

### Python 中 `self` 关键字的作用与使用场景 #### 1. 基本概念 在 Python 的面向对象编程中,`self` 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名称,用于指代类的实例本身。尽管它并不是真正的 Python 关键字[^3],但在定义类的方法时通常被用作第一个参数来表示当前实例。通过 `self`,可以访问该实例所拥有的属性和方法。 例如,在以下代码片段中,`self.name` 表示的是当前实例的 `name` 属性: ```python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使用 self 来设置实例变量 def greet(self): print(f"Hello, my name is {self.name}") # 访问实例变量 ``` 在这里,`__init__()` 方法初始化了实例的属性,而 `greet()` 方法则利用这些属性执行操作[^1]。 --- #### 2. 继承中的作用 在继承关系中,子类可以通过覆盖父类的方法实现多态行为,或者调用父类的方法扩展功能。此时,`self` 同样起到核心作用,因为它始终指向具体的实例,无论这个实例属于哪个子类。 以下是继承的一个简单例子: ```python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introduce(self): print(f"My name is {self.name}") class Teacher(Person): # 子类继承自 Person def teach(self): print(f"{self.name} is teaching") # 调用了来自父类的 self.name ``` 在这个例子中,即使 `Teacher` 类没有重新定义 `introduce()` 方法,也可以通过 `self` 正常访问其父类的属性和方法[^1]。 --- #### 3. 描述符中的应用 除了常规的类方法外,`self` 还可以在更复杂的场景下发挥作用,比如描述符(Descriptor)。描述符是一种允许定制属性访问机制的对象协议,其中也经常涉及对 `self` 的引用。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描述符用来记录某个属性的读取次数: ```python class CountAccesses: def __init__(self, initial_value=None): self.value = initial_value self.access_count = 0 def __get__(self, instance, owner): if instance is None: return self self.access_count += 1 return self.value class MyClass: attr = CountAccesses(42) obj = MyClass() print(obj.attr) # 输出 42 并增加计数器 print(obj.attr) # 再次输出 42 和新的计数值 ``` 这里,`CountAccesses.__get__()` 方法接收三个参数:`self`, `instance`, 和 `owner`。其中,`self` 指向描述符本身的实例,而不是拥有此属性的外部类实例。 --- #### 4. 静态方法与类方法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类方法都需要 `self` 参数。对于那些不依赖于具体实例而是针对整个类的操作,则应分别使用静态方法 (`@staticmethod`) 或者类方法 (`@classmethod`)。 - **静态方法**: 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首个参数。 ```python class MathUtils: @staticmethod def add(a, b): return a + b result = MathUtils.add(5, 7) ``` - **类方法**: 接收的第一个隐含参数是类本身,一般命名为 `cls`。 ```python class Date: @classmethod def from_string(cls, date_str): day, month, year = map(int, date_str.split('-')) return cls(day, month, year) ``` 这两种情况下都不需要用到 `self`,因为它们并不关联到特定的实例。 --- ####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 `self`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关键字,但它在整个 Python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基本的数据封装还是高级的设计模式,都离不开这一简洁却强大的工具支持。 --- 相关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