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领域独占鳌头的华为,已成为众多竞争对手的眼中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区块链领域,华为也早有布局。

华为对区块链的研究,可追溯到2016年。一年前,华为发布了自己的区块链白皮书。此后,白皮书中提及的多项应用,已开始逐渐落地。

区块链,也被从业者视作是华为在云计算市场突围的关键点之一。

以通信设备起家,在5G、智能手机、云计算广泛布局的华为,又将如何继续探索区块链?

01 入局区块链

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纸行政命令,令华为受到了全球关注。华为及其70个关联企业被列入美方“实体清单”——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华为生产的电信设备,华为也将被禁止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

众多美国供应商迅速表示将停止与华为的合作。行政禁令,成为了美国政府打击华为5G技术的杀手锏。

鲜有人知的是,作为一家通信行业巨头,华为在区块链领域也早有投入。早在2018年4月,华为就曾发布过一份49页的《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在这份白皮书中,华为编委会成员论述了区块链的兴起、核心技术原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典型应用场景,并介绍了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方案与产品定位。

华为提供的区块链服务,产品名为BCS(Blockchain Service),隶属于华为云品牌。在产品定位上,华为区块链服务也完全立足于B端——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便于使用且可扩展的区块链平台。

事实上,华为对于区块链的探索早已有之。早在2016年5月,华为就成为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的首批成员单位。同年10月,华为还加入了由Linux基金会发起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区块链联盟项目。

而华为云的区块链服务BCS,便基于Hyperledger1.1搭建。其官网显示,目前华为云BCS在产品上支持多种共识算法,而在技术层面,该平台可以实现5000+TPS的秒级共识。

与许多区块链平台不同的是,华为在BCS架构中,引入了基于“国密算法”的证书签名机制。其客户可以选择国密算法作为区块链平台的加密算法。

国密算法,是由中国国家密码局制定的一系列加密算法,包含SM1、SM2、SM3、SM4等算法。目前,国密算法早已在×××等领域落地。

在历史上,国际通用的大部分加密算法,都脱胎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等美国军事、情报机构。而据“棱镜门”主角斯诺登爆料,NSA此前就曾在RSA公司的椭圆曲线等加密算法中,悄悄留下了后门。这种潜在风险,让国密算法成为了许多涉密机构的唯一选择。

而华为的BCS平台,则可以让用户、节点之间的交互数据,使用国密算法加密传输,以实现加密信息的自主可控。目前,国密算法也已进入ISO/IEC国际标准,开始对外输出。

华为的官方招聘平台,也在招聘区块链人才。华为“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办公室”招聘的“密码学专家”一职,要求应聘者“熟悉应用密码技术在区块链技术中的应用”,能对具体方案“进行安全分析和漏洞识别”,并在密码学领域“带领团队对标国家级监管机构要求”。

进军区块链,华为意欲何为?

在2018年末的超级账本Meetup活动上,华为云区块链架构师张子怡曾表示,华为云区块链服务将聚焦于数据、IoT、金融、运营商四大方向,并以区块链平台为核心,结合网络和芯片,形成“三位一体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华为在区块链领域的探索,大多集中于华为云业务。其落地领域,也完全集中于B端。以华为云为基础,华为正在帮助合作伙伴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

品略图书馆 http://www.pinl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