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作业

本文介绍了一个寻找整数数组中最大和子数组的算法实现,并演示了如何在文件中读写数据。此外,还探讨了判断矩阵是否为上三角矩阵的方法,包括输入多个矩阵并判断它们是否满足上三角矩阵的条件。

一.基础作业

本周请大家完成上周挑战作业的第一部分:给定一个整数数组(包含正负数),找到一个具有最大和的子数组,返回其最大的子数组的和。

例如:[1, -2, 3, 10, -4, 7, 2, -5]的最大子数组为[3, 10, -4, 7, 2]
输入:

请建立以自己英文名字命名的txt文件,并输入数组元素数值,元素值之间用逗号分隔。

输出

在不删除原有文件内容的情况下,将最大子数组以及子数组的和写入文件。

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

  FILE *fp;   //定义文件指针 
  int n,i,j,head,tail;  
 int nums[1000];
   int sum = 0;   //初始和为0
   int max = 0;//最大值最初必为数组第一个元素
  if((fp=fopen("F:\\第三周基础作业f505-Yangling.txt","w+"))==NULL)  //建立新文本文件进行读或写 
  {
        printf("File open  error!\n");
        exit(0);
  }
   scanf("%d\n",&n);     //输入一维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fprintf(fp,"%d\n",n);
    
   for(i=0;i<n;i++)
   {
        scanf("%d",&nums[i]);
        fprintf(fp,"%d ",nums[i]);
    }    
        
    for(i=0;i<n;i++)
    {
        sum = sum + nums[i];  //遍历一个元素,累加一次 
    
        if(sum < nums[i])//如果加上当前元素之后的和比当前元素还小,则舍弃之前的元素,从当前元素开始累加
        {
            sum = nums[i];
        }
        //如果加上当前元素之后的和比当前元素大
        //说明可以继续累加
        //如果当前和比最大值大,则更新最大值为当前和
        //否则,不做更新
        if(sum > max)
        {
            max = sum;
        }
        
    } 
    for(i=0;i<n;i++)
    {
        sum=0;
        for(j=i;j<n;j++)
        {
            sum=sum+nums[j];
            if(sum==max)    //这里是将最大数组的首尾记录下来 
            {              
               head=i;
               tail=j;
               break;
            }

        }
    }
    fprintf(fp,"\n最大子数组是");
    for(i=head;i<=tail;i++)   //把前面记录的首尾作为范围来打印子数组 
      {
      fprintf(fp,"%d,",nums[i]);
    
}
  fprintf (fp,"\n%d",max);   //打印最大值 

  
  if(fclose(fp))
  {
        printf("Can not close the file!\n");
        exit(0);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流程图:
1579902-20190315202320406-75394867.png

思路:
遍历一个元素,累加一次 ,如果加上当前元素之后的和比当前元素还小,则舍弃之前的元素,从当前元素开始累加
如果加上当前元素之后的和比当前元素大,说明可以继续累加,如果当前和比最大值大,则更新最大值为当前和
否则,不做更新 然后记录当前数的首尾作为范围来打印子数组 最后输出最大子数组和最大值

3.本题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截图:
1579902-20190315202751762-1394834724.png
开始不知道怎么弄错了,后来发现输入的时候忘了加括号

不会用二维数组在垂直水平方向上来相连 并且要考虑最佳解法
这次作业比上次多了一个打印最大子数组的要求

4.运行截图:

1579902-20190315203048526-770744175.png

1579902-20190315203124444-307921538.png

二.预习作业

7-1 判断上三角矩阵 (15 分)

上三角矩阵指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都为0的矩阵;主对角线为从矩阵的左上角至右下角的连线。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判断一个给定的方阵是否上三角矩阵。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T,为待测矩阵的个数。接下来给出T个矩阵的信息:每个矩阵信息的第一行给出一个不超过10的正整数n。随后n行,每行给出n个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每个矩阵的判断结果占一行。如果输入的矩阵是上三角矩阵,输出“YES”,否则输出“NO”。

输入样例:

2
3
1 2 3
0 4 5
0 0 6
2
1 0
-8 2

输出样例:

YES
NO

预习可以参看翁恺老师的MOOC视频:(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9001) ,第八周 数组—》8.2 数组运算

1.实验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T,n,i,j,k;
    int num[10][10];  //因为n最大为10,所以定义10*10的二维数组
    scanf("%d",&T);  //输入矩阵个数
    int count=0;
    int record[100]={0};  //记录判断记录 
    
    for(k=0; k<T; k++)  //将n行n列数字读入数组 
    {
        scanf("%d",&n);
        for(i=0; i<n; i++){
            for(j=0; j<n; j++){
                scanf("%d",&num[i][j]); 
            }       
        }
        for(i=0; i<n; i++)   //判断矩阵 
        {
            for(j=0; j<n; j++){
                if(i>j && num[i][j] != 0)
                {
                    count++;
                }
            }       
        }
        if(count==0 )
        {
            record[k] = 1;  //代表符合条件
        }else{
            record[k] = 0;  //代表不符合条件
        }
        count=0;        
    }
    
    for(k=0; k<T; k++)  //打印结果
    {
        if(record[k]==1)
        {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流程图:
1579902-20190315172117505-58792718.png

思路:
因为n最大为10,所以定义10*10的二维数组,然后再输入矩阵个数
在用一个数组记录判断记录 接着将n行n列数字读入数组 , 然后判断矩阵是否为上三角矩阵,
最后再判断是否符合条件

3.本题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上三角矩阵
1579902-20190315173551032-799814395.png
然后要注意一下判断左下角的数要为0
我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4.实验结果截图:

1579902-20190315173835848-652522519.png

二、学习进度条

周/日期这周所花的时间代码行学到的知识点简介目前比较迷惑的题目
3/4-3/96小时89新建文件进行读写二位数组子数组的最大值的求和
3/10-3/158小时156二维数组的运用二位数组子数组的最大值的求和

三、学习感悟

我在这周学了怎么去新建文件 在文件中打印结果,还学了二维数组的使用,但是上次老师的挑战题目我还是不会做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yx1314/p/10538531.html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算术优化算法(AOA)的基本原理、核心思想及Python实现方法,并通过图像分割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价值。AOA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元启发式算法,其核心思想来源于四则运算,利用乘除运算进全局勘探,加减运算进局部开发,通过数学优化器加速函数(MOA)和数学优化概率(MOP)动态控制搜索过程,在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之间实现平衡。文章详细解析了算法的初始化、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更新策略,并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结合Rastrigin函数进试验证。进一步地,以Flask框架搭建前后端分离系统,将AOA应用于图像分割任务,展示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性与高效性。最后,通过收敛速度、寻优精度等指标评估算法性能,并提出自适应参数调整、模型优化和并计算等改进策略。;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Python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智能优化等领域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元启发式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机制;②掌握AOA在函数优化、图像分割等实际问题中的建模与求解方法;③学习如何将优化算法集成到Web系统中实现工程化应用;④为算法性能评估与改进提供实践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代码逐调试,深入理解算法流程中MOA与MOP的作用机制,尝试在试函数上运算法以观察性能差异,并可进一步扩展图像分割模块,引入更复杂的预处理或后处理技术以提升分割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