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wave-optics analogy of quantum-information processing

本文探讨了通过经典波光学模拟量子信息处理的可能性,重点介绍了能够模拟的量子现象及其限制。文章通过三个案例研究——三粒子GHZ纠缠、量子隐形传态及简单的量子纠错网络,展示了这种模拟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量子信息处理的经典波-光模拟(Spreeuw 2002 PRA) 《经典波光学.pdf》

核心:

  1. 只有‘局域纠缠’ 有经典模拟!

 

 

  


 

  基于经典波光学的模拟模型系统,应用于3个涉及到3qubits的例子:

  1. 3 粒子GHZ 纠缠

  2. quantum teleportation

  3. 简单的量子纠错网络。

  这个模型系统可以成功地模拟纠缠的大部分特征,但不能模拟量子非局域性。

  

  这篇文献认为:经典模拟所要求的指数资源问题,是与纠缠的非局域特性有关,而不是态矢的不可分性(我保留意见!)

 


 

  qubit 和经典bits 的不同:

  1. qubit 可以处于叠加态;

  2. qubits 可以纠缠。

  经典波当然也可以叠加;纠缠,一般被认为是量子现象的精髓。

  

  注意通常有2类纠缠(有深厚差异):

  1. 真多粒子纠缠; 2. 较弱的形式:单粒子不同自由度之间的纠缠。

  只有第一类可以产生非局域关联; 只有第2类纠缠有一个经典模拟。

  


  先阐述cebit 这一概念的数学性质。然后:

  cebit 的具体例子:

  1. 一束激光的水平和竖直极化分量,即 Jones vector, call it a polarization cebit.

  2. 两束空间间隔激光束的复幅度,call this pair a position cebit.


测量和幺正操作on a cebit

测量:

1. 用光子探测器和PBS测量透射和反射强度;

2. 不测量强度,而是更具频率将其与局域振子混合,进行零差或差分测量,来直接测量经典波的幅度和相位。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ngshihao/p/8063984.html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