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说一下STPRSTPPVST+MST的主要区别?<?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总的来说,STP/RSTP是基于端口的,PVST/PVST+是基于VLAN的,MST 是基于实例的。

最早提出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802.1D标准,是为了防止环路和提供冗余链路。STP通过在交换网络当中选举根桥,根端口,指定端口,阻塞端口等来建立网络的无环路径。但是如果发生某条链路失效的时候,网桥就会将接口从阻塞状态过渡到转发状态。

但是STP的收敛速度慢是主要的缺陷,因此引发了802.1W标准(工业)的RSTP,主要的改善有两点,一是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设置了快速切换的替换端口和备份端口,使得根端口或者指定端口失效的情况下,替换端口或者备份端口就会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二是直接与终端连接的端口定义为“边缘端口”,不过需要人工配置,插入终端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时延就可以进入转发状态。

就像STP增强特性的portfast一样,也是连接在到终端的,配置边缘端口的命令和配置portfast端口的命令相同。portfast 区别是,边缘端口收到BPDU的时候,该端口立即失去边缘端口的状态,变成一个正常的生成树端口

三是RSTP包含了另外快速过度到端口的形式,类似思科专有的生成树特有特性比如uplinkfast,backbonefast 这两种特性。

缺陷:

一、仍然是单颗生成树协议,没办法负载均衡,网络规模大的时候导致较长的收敛时间。

二、当链路被阻塞的时候将不承载任何流量,造成带宽的浪费。

因此为了解决单颗生成树的问题出现了:PVST/PVST+ /RS-PVST+

PVST  基于VLAN的生成树

+号表示CISCO通过专有特性来增强STP802.1D

RS—PVST 是代表通过RSTP实现的基于VLAN的生成树。

 

PVST+优点:具有VLAN认知能力,实现负载均衡

缺点:

1、  每个vlan都是一颗生成树

2、  VLAN个数多的时候,维持多颗生成树要占用更多的CPU资源

3、  思科私有的

因此,RSTP端口快速切换和PVSTVLAN认知能力与负载均衡结合起来就诞生了MST (多实例生成树)

优点:结合RSTPPVST优点,并且捆绑多个VLAN到一个实例,降低资源利用率;并且可以向下兼容STP/RSTP,是IEEE标准。

MST可以支持portfast bpdu guard  bpdu filter loop guard root guard

Spanning-tree mode

根桥: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 

优先级默认32768  要改变以4096为单位

如: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ority 8192

   配置端口开销:有两种情况

1、当接口是接入端口时候,生成树使用段偶开销值:

Int f 0/1

Spanning-tree cost 10

2、当借口是干道端口时候,生成树使用VLAN端口开销值:

Int f 0/2

Sw tr en dot1q

Sw mo tr

Spanning-tree vlan 10 cost 20

验证:

sh spanning-tree vlan 1

Sh spanning-tree vlan 1 detail 显示桥ID BPDU 拓扑变更 端口

Sh spanning-tree vlan int f0/1 detail 显示承载VLAN的干道接口上的VTP信息。

MST配置:

Spanning-tree mode mst

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进入子模式来配置参数

Sw(Config-mst)#name ?        配置区域名称

Sw(Config-mst)#revision ?      配置版本号

Sw(Config-mst)#instance vlan 2 4

Sw(Config-mst)#show p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