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多路复用——概述与应用场景

本文介绍了多路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场景,通过多个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该技术提高服务器性能,包括I/O框架libevent、Python网络框架gevent、高性能Web框架Tornado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概述

    多路复用属于同步I/O模型,主旨是同时监听多个FD,一旦有事件发生,发送至相应的处理器处理以提高性能。

%u5728%u8FD9%u91CC%u8F93%u5165%u56FE%u7247%u6807%u9898

举个例子,一个聊天程序,阻塞型的一个服务器只能跟一个客户端通信,要跟另一个通信就需要断开这个;

多路复用让服务器可以监听多个socket描述符,当一个客户端没有数据传来时,服务器可以转而服务其他有数据的客户端。

二、常用应用场景

        客户端要处理多个socket

        客户端同时处理连接和用户输入,比如聊天室

        TCP服务器要同时处理监听socket和连接socket

        服务器同时处理TCP和UDP

        服务器要监听多个端口

三、举例

        I/O框架libevent

        基于libevent和协程的python网络框架gevent

        python的高性能web框架tornado

        redis文件事件处理器

        nginx,apache事件模型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2247638/blog/891197

### 区分I/O模型交互模型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内,不同类型的计算模型用于描述和分析系统的运作方式。对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而言,可以从定义及其应用场景出发。 #### I/O模型概述 I/O模型主要关注输入/输出操作的过程以及效率评估,在此框架下通常会考虑磁盘读写、网络传输等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行为[^1]。该类模型强调的是程序如何有效地管理资源请求并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流。常见的有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等多种形式,每种都有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需求。 #### 交互模型解析 相比之下,交互模型更侧重于用户界面设计及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它探讨了软件系统应当怎样响应用户的动作来实现良好的互动效果。这不仅限于图形化界面上的操作反馈,还包括命令行工具中的提示信息显示等内容。通过合理的事件驱动机制或状态机转换逻辑,可以构建出既直观又高效的用户沟通渠道。 综上所述,虽然二者都属于广义上的“接口”,但是它们所针对的对象完全不同——前者面向硬件设施间的通信协议;后者则聚焦于人机之间更为自然流畅的对话模式。 ```python # 这里提供一段简单的Python代码片段展示两种模型的应用实例对比: import os def io_model_example(): """模拟文件读取过程""" try: with open('example.txt', 'r') as f: content = f.read() print(content) 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print("File not found.") def interaction_model_example(user_input): """基于用户输入做出回应""" greetings = {"hello": "Hi there!", "hi": "Hello!"} response = greetings.get(user_input.lower(), "Unknown command.") print(respon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调用函数演示区别 io_model_example() # 展现典型的I/O操作流程 user_command = input("Enter your greeting: ") # 获取用户指令作为交互起点 interaction_model_example(user_command) # 执行相应的交互逻辑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