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外巨头的***,很多企业开始不堪重负。如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调整发展策略已变得刻不容缓,这时绩效管理给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情景二:当一个信息化项目需要投资的时候,CIO们往往要给老总一个解释,讲讲信息化会带来哪些好处。有些虽然可以详解,但却难以量化,怎么办呢?绩效管理此时恰能大显神通。

 
PM,乍看起来像BPM(业务流程管理),但其实是绩效管理。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管理中,绩效管理已愈发得到CEO的关注与认可,这不仅是因为它能支撑企业的经营战略,更是由于它能参与到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如何把握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状况,借助绩效管理软件支撑企业发展,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公司大佬们和财务官头疼的事情。近日,CIOAge.com记者拜访了Infor公司亚太地区绩效管理解决方案销售总监Alpha Tam,我们听他为用户指点迷津。

 
绩效管理并不是狭隘的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没有一家企业不对自己的业务进行考核,但利用软件和信息化手段进行绩效管理的却只有很少一部分。”Alpha Tam说。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基层建设已趋于完善,处于应用高层的绩效管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上日程,原先居于幕后的相关软件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绩效管理软件在国外发展历史长久,目前已经被企业大规模运用;但是在中国,虽然IT发展的步调很快,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启用它,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现象是有依据的。中国市场改革开放才三十多年的时间,信息产业数字化过程也是这几年的事情。国外的IT厂商把这个概念带到中国,本土企业才开始拓展这个市场”,Alpha Tam说,“在信息化发展的这些年里,企业已经累积了大部分的生产和财务数据,这些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分析,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积累,绩效管理软件是没法工作的,这便导致了绩效管理软件在国内应用较少的情况”。

 
“但是,这样的事实即将改变了。”

 
现在企业都在强调管理驾驶舱的概念,是主动看报表还是让呈现的数字干预日常商务运作是每个企业大佬和财务官关心的事情。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和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如果还是单纯依赖手工报表,而不科学化的通过IT手段进行决策的话,企业是很难灵敏把握市场的。

 
Alpha Tam在绩效管理领域已有些年头了,纵观中国企业对绩效管理的接受程度,他认为PM在中国的企业里被认可的程度相当高。

 
“不管是否利用IT的手段去实现,每个公司都会有财务人员做预算和报表的,这是最基础的绩效管理概念。之所以没有上升到IT应用层面,不是因为企业没有兴趣,而是由于没有人能带给他们一个成型的软件去用。就像穿衣服,当年我们都穿中山装,但是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也要定制一些西服,这时就需要引进。现在,不论是Infor还是其他管理软件厂商为他们带来成熟的产品,帮助他们提升PM水平。”

 
但不容乐观的是,很多企业提到绩效管理,首先想到的是员工绩效,认为PM就是对员工的绩效管理,是如何评价员工和激励员工的工具;或者认为企业绩效管理就是财务绩效管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企业绩效管理应该包括企业文化、知识,竞争力等诸多方面,财务指标和员工绩效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Alpha Tam表示,这些都需要厂商帮助用户提高认识。他说,在不久的将来,国内的厂商也会跟随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中小创业板开放将推动绩效管理发展

 
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向专业化、服务化和信息化改变,企业意识到绩效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将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针对这些压力,Infor公司作为解决方案供应商,依据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态势,也制定了相应的推广方案。

 
Infor是通过收购合并发展起来的,我们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前身是一家1966年在美国成立起来的公司,几十年来我们不断地在夯实根基。在我们的客户群体中,有很多来自于中国,他们遍布于汽车,流程制造和药品行业。所以,这些是我们开拓中国市场的一个基础。”

 
Alpha Tam说:“我们要拓宽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具体说来,我们将会针对两种类型的企业,一个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另一个是集团化企业。通过和合作伙伴、资深顾问的紧密配合,帮助中国企业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同时,他告诉CIOAge记者,中国股市创业板的开放也推动了绩效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即将上市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内控,它隶属于全面预算管理之下,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是中国企业和国际化接轨的一条途径。针对这些,Infor已经完成了产品的改动。

 
谈话期间,记者了解到PM软件集合了众多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整合实现最佳实践。根据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也有相关的定制化产品出台。

 
那么PM软件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呢?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例如企业在年初做财务预算,每个季度报业绩,但在实际中,公司会根据相应的业绩灵活调整预算。如果企业一年内作两亿的生意,设定每个季度的目标是30%,毛利30%,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公司实现不了原定的目标,这时就要调整一下季度预算。这个过程都是依据系统和数据实现的,如果没有IT的帮助,就无法及时的发现这些,更不能及时更改策略了。

 
企业部署绩效管理应做足“六项功课”

 
综上所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企业正在拓展视野,积极了解绩效管理软件的发展和状态,财务官和CIO在上项目之前应该站在更高的视点上审视自身需求。那么,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如何上马绩效管理软件呢?

 
Alpha Tam说:“踏入这个门槛,用户要自身具备一定的规模,小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企业要具备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具备财务信息化。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突出的模式,我们只需要将用户模型嵌套在系统里边,对原先系统的改动也不是很大。”

 
同时,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企业也要做足六项功课,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项目:

 
1 普及绩效管理概念

 
对许多人来说,绩效管理还是一个新事物,包括HR经理在内的管理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真实内涵,还有许多的困惑需要排解,这时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学习。

 
2 内部培训

 
企业应该督促经理们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宣传贯彻,让员工真正认识绩效管理的真实面目,消除那些存于他们心中的疑虑。

 
3 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在绩效管理中,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档案的记录,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以及绩效考评,这些数据与信息都要以职位说明书作为依据。

 
4 绩效管理流程

 
设计绩效管理流程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方案,使一切绩效管理活动都在控制范围内,不会出现偏离。

 
5 角色定位

 
流程是由人来执行的,只明确流程不明确责任人显然还不够,管理人员应该对企业各级员工在绩效管理中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

 
6、实施。

 
记者手记

 
Alpha Tam的谈话使记者深深了解到,销售额和利润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但管理者只关注这些指标就很短视,企业就会产生一些看不到的隐患。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光靠政策很难实现,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企业大佬和财务官们应该在信息系统支撑的前提下,用数据、用事实说话,在各种指标间找到平衡。(文/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