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汗寿侯五关斩六将: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然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策马千万众之中,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而后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会合。 

后世流传三个名句:孤胆英雄主义——千里走单骑、间谍——身在心在汉、能力超群——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在古代和解放前,甚至上个世纪后半期社会赞誉度很高,也一再提倡全民学习。比如,舍身饲火的赖宁等(小学时,常学习赖宁的故事。常常想能够像他那样英雄壮烈。也曾积极模仿学习他,比如到野地中放篝火,然后学着赖宁的样子再扑灭,很难免的多次烧坏了裤子。)。而在当今企业和社会中都在讲求“团队”、“合作”,是不提倡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千里走单骑”。


周末,去海淀图书城买书,回来的路上遇到位“千里走单骑”者。他确实是千里走单骑:06年12月从西安骑自行车出发,历经30多天抵达北京。他说,他的名字叫翟森,西安市下岗工人。为了废止高考,振兴义务教育而奔走,一路骑车独行乞讨而来。他说,这是一种传递,虽然不能改变,而呼唤的精神是存在的。

他穿着一件写着“西安下岗工”“合格公民”“义务教育在行动”等口号的×××雨衣,自行车上绑着带有口号的纸牌和旗子,以及一部《《×××义务教育法》。一张白指上写着12年前那场“让领导先走”烧死325人的大火。

他给我一张名片,上面有他的名字,另外两个是他的博客地址和北京的手机号码。我对这两个比较怀疑,他说一路乞讨,手机接打电话、上网维护BLOG难道不需要费用维系吗?

本来怜悯的心中又增加几份怀疑和疑惑。至少,他的精神和行为是可贵的,比如去年那位在北大门口抗议小泉联合签名一样。纵然,翟全安的出发点是为了社会和义务教育,但也仅是他的行为只能是个人心理安慰或泄愤而已。因为,这个社会,根本不会出现“自下而上”的和平政策改变或社会制度变革,除非是陈胜吴广的到来。

网上搜了下“翟全安”,媒体报对他道还挺多呢。

 (照片是手机拍摄的,效果比较差,不过却是手机照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