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查是否已经安装过vnc和vnc-server
rpm -qa | grep vnc
提示如下:
由于没有发现vnc-server,说明vnc-server没有安装。进行第2步,否则进行第3步。
2.安装vnc-server的软件包。
sudo yum install vnc-server / sudo yum install tigervnc-server
安装包的原因,影响不大,只要其中一个能安装即可。安装完成以后,转第3步。
3.修改配置文件
vim /etc/sysconfig/vncservers
去掉末尾两行的注释,并添加root用户
其中,VNCSERVERS这一行,如果有多个用户,依次"序号:用户名"添加,中间用空格间隔。
下面的VNCSERVERARGS[*]即对每个用户的设置。
4.启动与关闭
启动命令:vncserver :1/:2……,其中数字代表要启动的第几个用户的vncserver;
关闭命令:vncserver -kill :1/:2……,数字代表要关闭第几个用户的vncserver。
如果是第一次启动,则会提示输入密码。并会打印一些提示信息。
Root用户:
其他用户:(以xm为例)
5.客户端连接
第一次连接前准备:连接之前,要关闭服务器端的防火墙或者配置iptables允许端口的访问。
如果配置iptables,命令如下:sudo /sbin/iptables -I INPUT 1 -p TCP --dport 5901:5910 -j ACCEPT,将vnc连接的端口5901到5910开放,否则不能连上vncserver的。机器重启以后发现,又不能登录了,查看iptables的配置文件中也没有记录该端口的允许访问,所以在/etc/sysconfig/iptables配置文件中手动按照格式添加5901:5910端口的访问。
在windows下采用vncviewer来访问我们的远程桌面。
ip地址即vncserver运行的主机的ip,":"后面的端口号是“5900+桌面号”,桌面号就是连接对应的第几个用户的序号。
例如此处配置的"1:root"用户,则其桌面号为1,所以端口号为5901.其他用户依次类推。
点击OK按钮,弹出提示输入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应桌面号的用户所设置的密码。
6.服务重启
一般修改配置文件后想让配置文件生效,需要重启服务。
sudo service vncserver restart / sudo /etc/init.d/vncserver restart
相关参考资料:http://blog.chinaunix.net/uid-23301536-id-2432155.html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