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宣布93亿美元收购云服务公司NetSuite

甲骨文宣布以每股109美元现金收购NetSuite,总价值约93亿美元。收购报价较NetSuite收盘价溢价19%,预计交易将在本财年提升甲骨文利润。

  甲骨文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甲骨文今天宣布,已与云软件服务提供商NetSuite达成了一份最终协议。根据协议,甲骨文将以每股109美元现金收购NetSuite,总额约为93亿美元。

甲骨文提出的收购报价为每股109美元,较NetSuite周三收盘价溢价19%。甲骨文联席CEO沙弗拉·卡茨(Safra Catz)表示,在交易完成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它将立刻提高甲骨文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

NetSuit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大涨18.6%至108.64美元,略低于109美元的收购价。甲骨文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上涨1.6%至41.6美元。

“甲骨文和NetSuite的云应用存在互补性,将永远在市场中共存,”甲骨文联席CEO马克·赫德(MarkHurd)表示,“我们打算在两方面进行大力投资——工程和分销。”

NetSuiteCEO扎克·尼尔森(Zach Nelson)称:“NetSuite将受益于甲骨文的全球规模和覆盖面,从而加快我们的云解决方案在更多行业和国家推出。对于NetSuite的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来说,合并能够共赢。”

这桩交易由甲骨文董事会特别委员会牵头进行评估和谈判,该特别委员会代表甲骨文及其董事会一致批准了这笔交易。

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完成,需要获得特定监管部门的批准,满足其它惯例成交条件。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think>嗯,用户想了解NetSuite中如何处理公司间交易的抵消。这个问题涉及财务模块的高级功能,需要从系统设置和操作流程两方面解释。 用户可能正在实施多公司架构的NetSuite系统,或是负责财务整合的会计人员。ta特意提到“抵消处理”,说明关注点在于合并报表时的内部交易抵销,而非基础的公司间交易记录。这属于较专业的财务需求。 从技术角度看,这个问题需要拆解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公司间交易的基础设置(如子账科目配置),其次是抵消事务的自动生成机制(系统如何识别需抵消的条目),最后是合并报表时的处理逻辑(如何确保内部交易不影响合并结果)。 注意到引用[2]提到Intercompany COGS科目设置问题,这正好是公司间抵消的关键环节。系统通过“公司间应付/应收”和“公司间收入/成本”这两组特殊科目来标记内部交易,合并时自动对冲这些科目余额。但难点在于如何确保双方科目匹配——比如A公司记录的收入必须等于B公司记录的成本。 用户可能还隐含了一个需求:如何验证抵消是否正确?这需要解释NetSuite的合并报表预览功能和公司间交易匹配报告的使用方法。另外,自动化抵消的触发条件(如事务日期、结算状态)也是实操中的常见痛点。 考虑到用户专业性,可以补充说明一个典型陷阱:当公司间定价与实际成本不同时(如存在内部加价),系统需要额外配置中间科目来记录价差,否则会导致合并损益不准确。这点在制造业或贸易公司场景中尤为重要。</think>在NetSuite中处理公司间交易的抵消,主要通过**系统自动化的内部往来科目匹配**和**合并报表功能**实现,核心流程如下: --- ### 一、关键设置步骤 1. **启用公司间管理功能** - 路径:`设置 > 公司 > 启用功能 > 公司间管理` - 需勾选“公司间自动抵消”(Intercompany Auto Elimination) 2. **配置公司间科目** - 创建专用科目(如`公司间应收款/应付款`),并确保所有关联公司使用**同一科目框架** - 设置科目类型:`Intercompany Receivable/Payable` - 示例科目结构: ``` 资产类: 12100 - 公司间应收款 负债类: 22100 - 公司间应付款 ``` 3. **定义抵消规则** - 路径:`设置 > 会计 > 合并 > 抵消规则` - 指定抵消科目(如`公司间抵消收入/成本`),并绑定关联公司关系 - 规则示例: ```mermaid graph LR A[公司A销售给公司B] -->|生成收入科目| B(公司A:收入 $X) A -->|生成应收科目| C(公司A:应收 $X) B -->|抵消规则匹配| D[合并时自动抵消] C -->|抵消规则匹配| D ``` --- ### 二、抵消操作流程 1. **交易记录** - 当公司A向公司B销售商品时: - 公司A系统生成:`应收账款(公司间)` + `销售收入` - 公司B系统生成:`应付账款(公司间)` + `采购成本` - **系统自动标记**交易类型为`Intercompany` [^1] 2. **合并时自动抵消** - 执行合并报表(`报表 > 财务 > 合并报表`)时: - 自动识别匹配的`公司间应收/应付`科目 - 按规则生成抵消分录(Dr. 应付款 / Cr. 应收款) - **合并结果**:内部交易金额归零,仅保留外部交易 3. **验证抵消结果** - 查看`公司间交易匹配报告`(路径:`报表 > 公司间 > 交易匹配`) - 检查未匹配项(常见原因:货币/科目配置错误) --- ### 三、特殊场景处理 1. **内部成本加成(Markup)** - 若存在内部加价,需配置`公司间收入/成本抵消科目`: ```mermaid graph TB A[公司A成本$80] -->|加价$20| B[公司B采购$100] B --> C[合并时抵消$100收入 vs $100成本] A --> D[额外抵消$20内部利润] ``` 2. **多层级抵消** - 母公司→子公司A→子公司B的链式交易,需逐层抵消 - 在合并规则中启用`级联抵消`(Cascading Elimination) --- ### 四、最佳实践 1. **科目标准化** - 所有公司使用**同一科目表**,避免映射错误 2. **定期对账** - 每月运行`公司间往来对账报告`(Intercompany Reconciliation) 3. **事务类型标识** - 通过`Transaction Type`字段(如`Intercompany Bill`)快速筛选[^1] > **故障排查**:若抵消失败,检查: > - 关联公司是否配对 > - 科目是否标记为`公司间类型` > - 交易货币一致性(尤其多币种环境) [^1]: 在具体的列的信息上,主要有Account,Transaction Type,Date,Document Number,Vendor,Memo(Message),Date Due(Due Date),Billed/Paid(Amount Gross),Balance这些部分组成,而这里的Type主要是Bill,Bill Payment,因为针对供应商的付款在NetSuite中是分两步走的,先有Bill账单,之后再针对Bill进行付款,所以这里的Transaction Type主要涉及到这两种类型。 [^2]: 在22年底的NetSuite公司功能串讲中,有一个题目是Intercompany COGS科目的设置问题。近期在项目上这个问题被密集讨论。为了方便分享,所以在此摘出来独立成文。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翻看之前的视频。 --- ### 相关问题 1. **如何解决NetSuite公司间交易抵消时的货币差异问题?** 2. **公司间服务费(如管理费分摊)在NetSuite中如何实现自动抵消?** 3. **合并报表后仍有未抵消金额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4. **如何配置NetSuite实现跨公司内部库存转移的自动抵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