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员理解HTTP】【2】理解Http请求与响应

本文详细解析了HTTP请求与响应的过程,包括TCP连接的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步骤,以及HTTP请求和响应的具体结构。

客户端

不要以为客户端就是浏览器,实际中客户端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PC端浏览器(各种品牌、版本的浏览器),PC端web应用程序,手机端浏览器,手机中的app应用,fiddler,机器人等,只要能发出符合http协议的请求就行。

http请求和响应步骤

七个步骤(一头一尾两发三回)

头:客户端建立tcp连接

发: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发: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头

回:服务器响应

回: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头

回: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尾: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更细致来说,实际上是1头1尾4发4回

4发是指请求端发送请求行、请求头、空行、请求体(如果有的话)。

4回是指响应端发送响应行、响应头、空行、响应体。

http每一步详细内容

头:建立TCP连接

在HTTP工作开始之前, Web浏览器首先要通过网络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 该连接是通过TCP来完成的, 该协议与IP协议共同构建Internet, 即著名的TCP/IP协议族, 因此Internet又被称作是TCP/IP网络。

HTTP是比TCP更高层次的应用层协议, 根据规则, 只有低层协议建立之后才能进行更高层协议的连接, 因此, 首先要建立TCP连接, 一般TCP连接的端口号是80

为何一般网站默认是80端口?

因为网站一般都是http协议访问,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般TCP连接的端口号是80

TCP连接中比较熟悉的就是三次握手, 但是为什么是三次而不是两次或四次呢?--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双方都要确认对方可发送信息亦可接收信息

一个比喻:

敌人封锁江面,我方间谍和联络员只能通过电报机隔着江面交流。但是那时的电报机质量不稳定,有可能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所以就出现了如下对话:

间谍: 联络员,你能收到我发的话么? 你要是能收到, 就说明我这个电报机可以发电报。

联络员: 间谍,我收到你发的话了,这说明我的电报机可以收。但是我不确定我的电报机能不能发,你能收到我发的这句话么? 你要是能收到,就说明我的电报机是可以发电报的。

间谍: 联络员,我收到你的话了。我的电报机也是能发能收,我们可以正式交流情报了。A确认自己可以收,同时确认B可以发。

抽象:

A发起一条测试信息a。

B收到测试信息a,B确认A可以发(A发送信息a),B确认B可以收(B收到信息a)。B发送一条测试信息b。

A收到测试信息b,A确认B可以收(B收到信息a),同时A确认A可以收(A收到信息b),同时A确认A可以发(A发送信息a),同时A确认B可以发(B发送信息b)。A发送一条测试信息c。

B收到测试信息c。B确认A可以收(A收到信息b),同时B确认B可以发(B发送信息b)。

客户端要确认自己可收、自己可发,客户端要确认服务器可收、服务器可发。

服务器要确认自己可收、自己可发,服务器要确认客户端可收、客户端可发。

发: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一旦建立了TCP连接, Web浏览器就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例如:GET /sample/hello.jsp HTTP/1.1

又如(get方法):GET /test/t?name=ding HTTP/1.1

又如(post方法):POST /test/tb HTTP/1.1

上面三条命令都省去了访问服务器的host信息,说明host信息是从请求头信息中的Host值处取得的。

发: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头

头信息用来描述客户端自身信息。空白行通知服务器头信息结束。

浏览器发送其请求命令之后, 还要以头信息的形式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些别的信息, 这些信息用来描述浏览器自己。 之后浏览器发送了一空白行来通知服务器, 表示它已经结束了该头信息的发送。若是post请求, 还会在发送完请求头信息之后发送请求体。

回:服务器响应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 服务器会向客户机回送应答。

HTTP/1.1 200 OK

应答的第一部分是协议的版本号和应答状态码

回: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头

头信息用来描述关于服务器自己的数据及被请求的文档。空白行通知客户端头信息结束。

正如客户端会随同请求发送关于自身的信息一样,服务器也会随同应答向用户发送关于它自己的数据及被请求的文档。最后以一个空白行来表示头信息发送到此结束。

回: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以应答头中Content-Type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客户端所请求的实际数据。

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头信息后,它就以Content-Type应答头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用户所请求的实际数据。

尾: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一般情况下,一旦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了请求数据,它就要关闭TCP连接。如果浏览器或者服务器在其头信息加入了这行代码

Connection:keep-alive

TCP连接在发送后将仍然保持打开状态。于是,浏览器可以继续通过相同的连接发送请求。保持连接节省了为每个请求建立新连接所需的时间,还节约了网络带宽。

总结

如果要自己写一个库来完成 http 协议的功能,那么应该需要控制请求方法: get/post,请求地址: url,请求协议: http/1.1,请求头:描述自身信息,请求体:post时才有,有了这些才能构建一个http请求

当响应时,应该需要一些字段代表响应协议: http/1.1,响应码:200,响应头:content-type等描述自身信息,响应体:如json,html等,这样才能完全的表示http响应

★小结:请求的结构【请求行[请求方法][请求地址][请求协议]】【请求头】【空行】【请求体】

★小结:响应的结构【响应行[响应协议][状态码][状态码描述]】【响应头】【空行】【响应体】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866531/blog/192681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