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核心系统之技术架构
目录
前言 3
1、此文适合人群: 3
2、此文解决问题: 3
3、此文分为三部分: 3
1、主机时代 3
(1)单体架构4
(2)操作系统(z/OS) 4
(3)命令输入处理器TSO 5
(4)编程语言 COBOL 6
(5)数据库管理系统 DB2 7
(6)中间件CICS 7
总结 9
本文作者:代堂鸣 9
本文转自公众号:小代嘚吧嘚 9
前言
中国银行业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更,从手工到自动化处理,从主机到开放
平台,从 PC 单机系统建设到应用系统联网处理,从分散式系统架构到集中式系统架构...而银行核心
系统作为最基础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提供着适应变革所需的必要条件。
为方便表述,我姑且将银行核心系统的技术架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时代:主机时代、集群时代和分
布式时代。了解技术架构演进过程及其优缺点,有助于我们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或提出更合
理的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聊聊。
若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促进交流。
1、此文适合人群:
银行运营管理人员、解决方案架构师、系统工程师、技术爱好者。
2、此文解决问题:
对新人来说,学习完后对银行系统技术架构有初步认识,能清楚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技术,有助于
个人的技术积累。对职场人来说,每个时代的技术架构都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去学习、去模仿、
去借鉴的地方,同时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3、此文分为三部分:
一、主机时代
二、集群时代
三、分布式时代
1、主机时代
大型机(Mainframe),又称为大型机、大机或主机,自从20 世纪 60 年代被发明出来以后,凭借其
超强的计算和 I/O 处理能力,以及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卓越表现,引领了计算机行业以及商业
计算领域的发展。从美国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到天气预报、军事科学的发展,以及全球金
融业、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换,无一离得开大型机的功劳。在银行业,数以亿计的个人储蓄账户管
理、丰富的金融产品提供都依赖大型机;在证券业,离开大型机和无纸化交易是不可想像的。
并行系统耦合体(Parallel Sysplex)是大型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性,是一种集群技术。可以将一台或
多台机器组成 Sysplex,用于跨系统(LPAR)的通信联络。支持大型机节点不停机的情况下动态加入
集群,最多支持 32 个 LPAR 资源共享的读/写,并行计算和数据恢复。
由于大型机在构建银行核心系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很强的联机交易和批处理能力、极高的可靠
性和可用性、完善的备份和灾难恢复能力、优秀的扩展能力,使得那时的 IT 系统快速进入了集中式
处理阶段。即应用系统、中间件、数据库服务等资源集中在一台 Server 上,此种架构通常称为单体
架构。
(1)单体架构
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初期,好比团队初创期,资源有限,人力不足,为了快速开发一个产品,或上线
一个网站,单机+备份机系统架构往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热备用方式为例,一旦生产主机发生
故障,便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备用主机接替服务。
npoc9z2yobk
小白科普
双机冷备:所有的外设通道需切换到备用主机上,备用主机开始电源上点后,再启动操作系统、软
件子系统和应用系统,才可以实现故障节点工作的接管以恢复生产。
(2)操作系统(z/OS)
大型主机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个人电脑、服务器或小型机,它的操作系统 z/OS 也与常见的
Windows、Linux 或 UNIX 操作系统大不相同。z/OS 是 IBM 大型主机运行的操作系统,是 IBM 为
其最新的大型机 z/Series 专门推出的操作系统,是在 OS/390 操作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大
部分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的人来说,可能仅听说过,对其各种技术还不甚了解。
大型机的操作系统 z/OS 最适合处理大负荷和多并发用户,处理大 I/O 吞吐量的计算,具有全面的
安全性的工作负载。例如,能同时服务成千上万个用户的联机应用程序。z/OS 的系统工具和操作环
境如下:
8qmkha2sj0d
地址空间是在操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