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课后部分答案
9.2控制单元的功能是什么?其输入受什么控制?
答: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各种不同的控制信号。其输入受时钟信号、指令寄存器的操作码字段、标志和来自系统总线的控制信号的控制。
9.3什么是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三者有何关系?
答:CPU每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叫指令周期;
机器周期是在同步控制的机器中,执行指令周期中一步相对完整的操作(指令步)所需时间,通常安排机器周期长度等于主存周期;
时钟周期是指计算机主时钟的周期时间,它是计算机运行时最基本的时序单位,对应完成一个微操作所需时间,通常时钟周期等于计算机主频的倒数。
9.4能不能说机器的主频越快,机器的速度就越快,为什么?
解:不能说机器的主频越快,机器的速度就越快。因为机器的速度不仅与主频有关,还与数据通路结构、时序分配方案、ALU运算能力、指令功能强弱等多种因素有关,要看综合效果。
9.6设某机主频为8MHz,每个机器周期平均含2个时钟周期,每条指令平均有4个机器周期,试问该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MIPS?若机器主频不变,但每个机器周期平均含4个时钟周期,每条指令平均有4个机器周期,则该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又是多少MIPS?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先通过主频求出时钟周期,再求出机器周期和平均指令周期,最后通过平均指令周期的倒数求出平均指令执行速度。计算如下:
时钟周期=1/8MHz=0.125×10-6s
机器周期=0.125×10-6s×2=0.25×10-6s
平均指令周期=0.25×10-6s×4=10-6s
平均指令执行速度=1/10-6s=1MIPS
当参数改变后:机器周期= 0.125×10-6s×4=0.5×10-6s
平均指令周期=0.5×10-6s×4=2×10-6s
平均指令执行速度=1/(2×10-6s) =0.5MIPS
结论:两个主频相同的机器,执行速度不一定一样。
9.8某计算机的主频为6MHz,各类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和使用频度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机的速度(单位用MIPS表示),若上述CPU芯片升级为10MHz,则该机的速度又为多少?
解: (1)指令平均运行时间 =(0.6×0.35+0.8×0.45+10×0.05+1.4×0.15)μs = 1.28μs
机器平均运行速度 = 1/1.28μs≈0.78MIPS
(2)时钟周期 = 1/6MHz≈0.167μs
指令平均运行周期数 = 1.28μs ÷0.167μs≈7.66CPI
若CPU芯片升级为10MHz,时钟周期 = 1/10MHz=0.1μs
指令平均运行时间 = 0.1μs×7.66=0.766μs
机器平均运行速度 = 1/0.766μs≈1.3MIPS
9.14设单总线计算机结构如图9.5所示,其中M为主存,XR为变址寄存器,EAR为有效地址寄存器,LATCH为锁存器。假设指令地址已存于PC中,画出“LDA *D”和“SUB X,D”指令周期信息流程图,并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序列。
说明:
(1)“LDA *D”指令字中*表示相对寻址,D为相对位移量。
(2)“SUB X,D”指令字中X为变址寄存器XR,D为形式地址。
(3)寄存器的输入和输出均受控制信号控制,例如,PCi表示PC的输入控制信号,MDRo表示MDR的输出控制信号。
(4)凡是需要经过总线实现寄存器之间的传送,需要在流程图中注明,如PC.Bus.MAR,相应控制信号为PCo和MARi。
解:(1)“LDA *D”指令周期信息流程图及微操作控制信号如下:
(2)“SUB X,D” 指令周期信息流程图及微操作控制信号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