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视图执行原理_MySql中的视图 触发器 存储过程,以及事物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中的视图和存储过程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创建、修改、删除视图,以及如何创建和使用存储过程,还涉及了触发器的应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视图:

一个临时表被反复使用的时候,对这个临时表起一个别名,方便以后使用,就可以创建一个视图,别名就是视图的名称。视图只是一个虚拟的表,其中的数据是动态的从物理表中读出来的,所以物理表的变更回改变视图。

创建:

create view v1 as SQL

例如:create view v1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id<10

创建后如果使用mysql终端可以看到一个叫v1的表,如果用navicate可以在视图中看到生成了一个v1的视图

再次使用时,可以直接使用查询表的方式。例如:select * from v1

修改:只能修改视图中的sql语句

alter view 视图名称 as sql

删除:

drop view 视图名称

触发器:

当对某张表做增删改查的时候(之前后者之后),就可以使用触发器自定义关联行为。

修改sql语句中的终止符号  delimiter

before after 之前之后

-- delimiter //

-- before或者after定义操作(insert或其他)之前或之后的操作

-- on 代表那张表发生操作后引发触发器操作

-- CREATE TRIGGER t1 BEFORE INSERT on teacher for EACH row

-- BEGIN

-- INSERT into course(cname) VALUES('奥特曼');

-- END //

-- delimiter ;

-- insert into teacher(tname) VALUES('triggertest111')

--

-- delimiter //

-- CREATE TRIGGER t1 BEFORE INSERT on student for EACH row

-- BEGIN

-- INSERT into teacher(tname) VALUES('奥特曼');

-- END //

-- delimiter ;

-- insert into student(gender,sname,class_id) VALUES('男','1小刚111',3);

-- 删除触发器

-- drop trigger t1;

-- NEW 和 OLD 代指新老数据 使其数据一致

-- delimiter //

-- create TRIGGER t1 BEFORE insert on student for each row

-- BEGIN

--这里的new 指定的是新插入的数据,old通常用在delete上

-- insert into teacher(tname) VALUES(NEW.sname);

-- end //

-- delimiter ;

insert into student(gender,sname,class_id) VALUES('男','蓝色的大螃蟹',3);

存储过程:

本质上就是一堆sql的集合,然后给这个集合起个别名。和view的区别就是,视图是一个sql查询语句当成一个表。

方式:

1 msyql----存储过程,供程序调用

2 msyql---不做存储过程,程序写sql

3 mysql--不做存储过程,程序写类和对象(转化成sql语句)

创建方法:

-- 1 创建无参数的存储过程

-- delimiter //

-- create PROCEDURE p1()

-- BEGIN

-- select * from student;

-- insert into teacher(tname) VALUES('cccc');

-- end //

-- delimiter ;

-- 调用存储过程

call p2(5,2)

pymysql中 cursor.callproc('p1',(5,2))

-- 2 带参数 in 参数

-- delimiter //

-- create PROCEDURE p2(

-- in n1 int,

-- in n2 int

-- )

-- BEGIN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id

--

-- end //

call p2(5,2)

pymysql中 cursor.callproc('p1',(5,2))

-- 3 out参数 在存储过程入参时 使用out则 该变量可以在外部进行调用

-- 存储过程中没有return 如果想要在外部调用变量则需要使用out

-- delimiter //

-- create PROCEDURE p3(

-- in n1 int,

-- out n2 int

-- )

-- BEGIN

-- set n2=444444;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id

--

-- end //

--

-- delimiter ;

--

-- set @v1=999 相当于 在session级别 创建一个变量

-- set @v1=999;

-- call p3(5,@v1);

-- select @v1; #通过传一个变量进去,然后监测这个变量就可以监测到存储过程是否执行成功

-- pymsyql中

--

-- cursor.callproc('p3',(5,2))

-- r2=cursor.fetchall()

-- print(r2)

--

-- 存储过程含有out关键字 如果想要拿到返回值 cursor.execute('select @_p3_0,@_p3_1')

-- # 其中 'select @_p3_0,@_p3_1'为固定写法 select @_存储过程名称_入参索引位置

-- cursor.execute('select @_p3_0,@_p3_1')

-- r3=cursor.fetchall()

-- print(r3)

--

为什么有了结果集,又要有out伪造返回的值?

因为存储过程中含有多个sql语句,无法判断所有的sql都能执行成功,利用out的特性来标识sql是否执行成功。

例如,如果成功标识为1 部分成功标识2    失败为3

存储过程中的事务:

事务:

被成为原子性操作。DML(insert,update,delete)语句共同完成,事物只和DML语句相关,或者锁只有DML才有事物。

事务的特点:

原子性 A :事务是最小单位,不可分割

一致性 C :事务要求所有dml语句操作的时候必须保证全部成功或者失败

隔离性 I   : 事务A和事务B之间有隔离性

持久性 D  : 是事务的保证,事务终结的标志(内存中的数据完全保存到硬盘中)

事务关键字:

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事务结束 :end transaction

提交事务 :commit transaction

回滚事务 :rollback transaction

事务的基本操作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5(

in n1 int,

out n2 int

)

begin

1 声明如果出现异常执行(

set n2=1;

rollback;

)

2 开始事务

购买方账号-100

卖放账号+100

commit

3 结束

set n2=2

end //

delimiter ;

这样 既可以通过n2 检测后到错误 也可以回滚

以下是详细代码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6(

out code TINYINT

)

begin

声明如果碰到sqlexception 异常就执行下边的操作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EXCEPTION

begin

--error

set code=1;

rollback;

end;

START TRANSACTION;

delete from tb1;

insert into tb2(name)values('slkdjf')

commit;

---success

code=2

end //

delimiter ;

游标在存储过程中的使用: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7()

begin

declare row_id int;

declare row_num int;

declare done int DEFAULT FALSE;

声明游标

declare my_cursor cursor for select id,num from A;

声明如果没有数据 则将done置为True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not found set done=True;

open my_cursor; 打开游标

xxoo;LOOP 开启循环叫xxoo

fetch my_cursor into row_id,row_num;

if done then 如果done为True 离开循环

leave xxoo;

end if;

set temp=row_id+row_num;

insert into B(number)VALUES(temp);

end loop xxoo; 关闭循环

close my_cursor;

end //

delimiter ;

以上代码 转化成python

for row_id,row_num in my_cursor:

检测循环中是否还有数据,如果没有则跳出 break

break

insert into B(num) values(row_id+row_num)

动态的执行sql,数据库层面放置sql注入:

动态的执行sql 数据库层面防止sql注入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6(

in nid int)

begin

1 预编译(预检测)某个东西 sql语句合法性

2 sql=格式化tpl+arg

3 执行sql

set @nid=nid

prepare prod from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id>?'

EXECUTE prod using @ nid;

deallocate prepare prod

end \\

delimiter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