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EventBus事件总线实战教程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EventBus事件总线是一种在C#和.NET框架中实现的事件驱动编程模式,它允许组件间无直接依赖地进行解耦通信。它特别适用于现代UI开发,如WPF、WinForms或ASP.NET,能够处理用户交互和异步操作。本教程将介绍EventBus的关键概念和实现,包括事件、委托、发布者、订阅者以及事件总线的使用和管理。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开发者创建易于维护和扩展的应用程序。 EventBus

1. EventBus定义及应用场景

1.1 EventBus的定义与核心优势

EventBus 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允许组件之间通过事件进行解耦通信。它在软件架构中扮演着粘合剂的角色,提供了组件间通信的桥梁,尤其适合于事件驱动和微服务架构。

1.2 EventBus的使用场景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EventBus 应用于多种场景,例如: - 用户界面的交互,如按钮点击事件的处理。 - 微服务架构中服务间的事件通知。 - 实现观察者模式,用于模块间的松耦合通信。

1.3 EventBus的实现原理

EventBus通过发布和订阅机制,使得对象不需要直接知道彼此的存在,只需通过事件进行通信。这种模式简化了对象间的依赖关系,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介绍事件和委托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是如何在EventBus中发挥作用的。

2. 事件(Events)与委托(Delegates)基础

事件和委托是.NET框架中用于实现组件间通信的重要概念。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事件和委托的概念、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2.1 事件的概念与特性

2.1.1 事件在编程中的角色

事件是.NET编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用于通知应用程序发生某些事情的一种机制。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事件允许对象向其他对象通知相关操作的状态变化。典型的事件使用场景包括用户界面交互、网络通信、多线程操作等。

一个事件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事件发布者(Publisher)、事件订阅者(Subscriber)和事件本身。发布者是引发事件的对象,而订阅者是接收事件并作出响应的对象。

2.1.2 事件的声明与触发机制

在C#中,事件是使用委托来实现的。委托是一种类型,它定义了方法的参数和返回类型,允许将方法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方法。事件声明使用 event 关键字,它限制了委托的使用,只能在声明它的类的内部添加或移除事件处理器,不能被任意赋值。

public class Publisher
{
    public event EventHandler MyEvent;

    public void TriggerEvent()
    {
        MyEvent?.Invoke(this, EventArgs.Empty);
    }
}

public class Subscriber
{
    public void OnMyEvent(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onsole.WriteLine("Event received!");
    }
}

在上述代码中, Publisher 类声明了一个名为 MyEvent 的事件,当 TriggerEvent 方法被调用时,该事件将被触发。 Subscriber 类中的 OnMyEvent 方法是一个事件处理方法,当事件被触发时,它将被调用。

2.2 委托的定义及使用

2.2.1 委托的基本概念

委托是一种特殊的类,用于封装对具有特定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的方法的引用。委托使得方法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方法的返回值。

委托有两种类型:标准委托和泛型委托。标准委托如 Action Func ,分别用于不带返回值和带返回值的方法。泛型委托如 EventHandler ,它提供了对事件处理程序的强类型支持。

2.2.2 委托的多播功能及其应用

委托的多播功能允许将多个方法附加到同一个委托实例上。这在事件处理中尤其有用,因为它允许多个订阅者对同一事件作出响应。多播委托在内部维护一个方法链表,每次调用委托时,链表中的所有方法将按顺序执行。

public delegate void MulticastDelegateExample();

public class EventExample
{
    public MulticastDelegateExample myDelegate;

    public EventExample()
    {
        myDelegate = MethodOne;
        myDelegate += MethodTwo;
    }

    private void MethodOne()
    {
        Console.WriteLine("MethodOne called");
    }

    private void MethodTwo()
    {
        Console.WriteLine("MethodTwo called");
    }
}

var example = new EventExample();
example.myDelegate?.Invoke(); // 输出: MethodOne called MethodTwo called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 EventExample 的类,它有一个名为 myDelegate 的委托实例。我们附加了两个方法 MethodOne MethodTwo 到这个委托上。当调用 myDelegate 时,这两个方法都会被顺序调用。

委托和事件是.NET中用于实现松耦合设计的关键技术。它们不仅在UI编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实现系统级功能如异步操作和事件驱动编程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对于设计高效、可维护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3. EventBus核心操作:发布(Publish)和订阅(Subscribe)

EventBus作为系统间通信的一种模式,其核心操作包括发布(Publish)和订阅(Subscribe)。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在EventBus中的实现机制。

3.1 发布操作的实现机制

发布操作是将事件信息传递给所有注册的监听者的过程。它涉及到事件的创建、事件的广播以及事件的传递。

3.1.1 发布过程中的事件传递逻辑

在EventBus的发布操作中,事件的传递逻辑遵循发布/订阅模式。当一个发布者调用发布方法时,EventBus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 事件封装 :首先,将传递给发布方法的参数封装成一个事件对象。
  2. 事件分发 :然后,EventBus将这个事件对象分发给所有注册了此事件类型监听器的订阅者。
  3. 异步处理 :发布操作通常是异步执行的,以避免阻塞发布者,这在高并发的场景下尤其重要。

3.1.2 发布者角色及其代码实践

发布者是EventBus中发起事件的组件。在代码中,发布者的角色通常由一个类或方法担当,负责调用EventBus提供的发布接口。

// C#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发布一个事件
public class UserRegistrationService
{
    private readonly IEventBus _eventBus;

    public UserRegistrationService(IEventBus eventBus)
    {
        _eventBus = eventBus;
    }

    public void RegisterUser(User user)
    {
        // 注册用户的业务逻辑

        // 发布用户注册成功的事件
        _eventBus.Publish(new UserRegisteredEvent(user.Id, user.Email));
    }
}

在上面的C#代码示例中, UserRegistrationService 类有一个 RegisterUser 方法,它在用户注册成功后会发布一个 UserRegisteredEvent 事件。这个事件随后会被EventBus广播给所有订阅了该事件的监听器。

3.2 订阅操作的实现机制

订阅操作是监听者在EventBus上注册以接收特定事件的行为。它允许监听者在事件发生时执行相应的逻辑。

3.2.1 订阅过程中的事件接收逻辑

在EventBus中,订阅者需要明确指出它感兴趣的事件类型,并提供一个事件处理方法。订阅过程大致遵循以下步骤:

  1. 订阅注册 :监听者向EventBus注册感兴趣的事件类型和对应的处理方法。
  2. 事件匹配 :当事件被发布时,EventBus根据事件类型找到所有注册了该类型的监听者。
  3. 事件传递 :最后,EventBus将事件传递给匹配的监听者的处理方法。

3.2.2 订阅者角色及其代码实践

订阅者是EventBus中接收事件并作出响应的组件。在代码中,订阅者的角色通常由一个类或方法担当,负责处理特定类型的事件。

// C#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订阅并处理一个事件
public class UserEmailService
{
    private readonly IEventBus _eventBus;

    public UserEmailService(IEventBus eventBus)
    {
        _eventBus = eventBus;
        // 订阅UserRegisteredEvent事件
        _eventBus.Subscribe<UserRegisteredEvent>(HandleUserRegistration);
    }

    public void HandleUserRegistration(UserRegisteredEvent @event)
    {
        // 发送欢迎邮件给新注册的用户
        SendWelcomeEmail(@event.UserId, @event.Email);
    }

    private void SendWelcomeEmail(int userId, string email)
    {
        // 发送邮件的具体实现
    }
}

在上面的代码示例中, UserEmailService 类订阅了 UserRegisteredEvent 事件,并提供了一个 HandleUserRegistration 方法来处理该事件。当 UserRegisteredEvent 事件被发布时, HandleUserRegistration 方法会被调用,以执行向用户发送欢迎邮件的逻辑。

通过本节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EventBus中发布和订阅操作的实现机制。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发布者和订阅者在EventBus中的角色以及它们的实现要点,包括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中处理发布者行为,以及动态与静态订阅的区别及实现。

4. 发布者(Publisher)和订阅者(Subscriber)的角色与实现

4.1 发布者(Publisher)详解

发布者是事件总线模式中事件的发起方,负责生成事件并向事件总线发送。在事件总线架构中,发布者通常不知道哪些组件将接收到它的事件,这种松耦合的通信方式是事件驱动架构的一大优势。

4.1.1 发布者的职责与实现要点

发布者需要明确其职责范围,核心任务是定义和触发事件。在设计发布者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事件定义 :发布者应该定义清晰的事件接口,以确保事件的内容、格式和触发条件对所有潜在的订阅者来说都是明确的。
  • 解耦设计 :为了减少与事件总线的耦合度,发布者不应该直接依赖于事件总线的具体实现,通常通过接口或抽象类来实现。
  • 线程安全 :在多线程环境下,发布者需要确保事件的发布操作是线程安全的,避免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的问题。
示例代码块:创建事件发布者
public class Publisher : IPublisher
{
    private readonly IEventBus _eventBus;

    public Publisher(IEventBus eventBus)
    {
        _eventBus = eventBus;
    }

    public void PublishEvent(MyEvent myEvent)
    {
        // 确保事件在发布时的线程安全
        _eventBus.Publish(myEvent);
    }
}

在上述代码中, Publisher 类实现了事件发布的主要职责。它持有一个 IEventBus 类型的成员变量 _eventBus 用于发布事件,此成员变量通过构造函数注入。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它依赖于接口而非具体实现,提高了组件的可测试性和灵活性。

4.1.2 多线程环境下的发布者行为

在多线程环境下,发布者应当保证事件发布的线程安全,避免在事件处理中发生竞态条件。通常有两种主要策略来保证线程安全:

  • 使用锁机制 :通过加锁操作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发布事件。
  • 无锁编程 :利用现代编程语言提供的无锁数据结构和原子操作,提高发布性能。
代码逻辑说明
public class PublisherWithLock : IPublisher
{
    private readonly IEventBus _eventBus;
    private readonly object _lock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PublisherWithLock(IEventBus eventBus)
    {
        _eventBus = eventBus;
    }

    public void PublishEvent(MyEvent myEvent)
    {
        lock(_lockObject)
        {
            // 在线程安全的环境下发布事件
            _eventBus.Publish(myEvent);
        }
    }
}

上述示例中 PublisherWithLock 类对发布过程加锁,确保了在多线程环境下事件发布的安全。虽然锁可以保证线程安全,但也可能造成性能瓶颈。因此,在高并发的场景下,可以考虑使用无锁编程技术来提高效率。

4.2 订阅者(Subscriber)详解

订阅者是事件的接收方,其职责是注册事件、监听事件总线上的特定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做出响应。

4.2.1 订阅者的职责与实现要点

订阅者的核心职责是处理它所关心的事件。为了有效地实现订阅者,需要关注以下要点:

  • 事件监听 :订阅者需要明确它想要订阅哪些事件,并在事件总线中注册相应的监听器。
  • 响应处理 :订阅者应该实现事件处理逻辑,处理事件数据,并确保处理逻辑是快速、可靠且高效的。
  • 解耦设计 :与发布者类似,订阅者同样应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减少与事件总线的耦合。
示例代码块:创建事件订阅者
public class Subscriber : ISubscriber<MyEvent>
{
    public void HandleEvent(MyEvent myEvent)
    {
        // 事件处理逻辑
        Console.WriteLine($"Received event: {myEvent.Name}");
    }
}

在此示例代码中, Subscriber 类实现了 ISubscriber<MyEvent> 接口,表明该类订阅了 MyEvent 类型的事件,并定义了处理该事件的具体逻辑。 HandleEvent 方法是订阅者对事件的响应函数。

4.2.2 动态与静态订阅的区别及实现

订阅可以分为动态订阅和静态订阅。动态订阅允许运行时根据条件注册或取消订阅事件,而静态订阅则是在代码编译时就确定了订阅关系。

动态订阅示例

动态订阅允许更灵活地管理事件订阅。

public class DynamicSubscriber : IEventBusSubscriber
{
    private readonly string _eventName;

    public DynamicSubscriber(string eventName)
    {
        _eventName = eventName;
    }

    public void Subscribe()
    {
        // 注册事件监听器
        EventBus.Default.Subscribe<MyEvent>(_ =>
        {
            Console.WriteLine("Dynamic subscriber received event.");
        });
    }

    public void Unsubscribe()
    {
        // 取消事件监听器
        EventBus.Default.Unsubscribe<MyEvent>();
    }
}

DynamicSubscriber 类中,通过调用 Subscribe 方法可以动态地注册事件监听器,并在需要的时候通过 Unsubscribe 方法取消注册。这使得事件订阅和取消订阅变得更加灵活。

静态订阅示例

静态订阅通过在代码编译时就定义订阅关系,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public class StaticSubscriber : ISubscriber<MyEvent>
{
    public void HandleEvent(MyEvent myEvent)
    {
        Console.WriteLine("Static subscriber received event.");
    }
}

在静态订阅中,订阅者和事件类型在代码中明确指定,不需要运行时动态注册和取消订阅操作,这样有助于编译器进行优化,并且使得代码结构更加清晰。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动态订阅还是静态订阅,应该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需求和特点来决定。动态订阅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适合运行时需求不断变化的场景;而静态订阅则更适合那些在开发过程中就已经明确知道将要处理哪些事件的应用程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发布者和订阅者在事件驱动架构中各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合理的职责划分和实现方式,可以构建出高效、灵活且易于维护的系统。

5. 事件总线(EventBus)的解耦特性

事件总线(EventBus)作为一种在不同组件、模块、服务间传递消息的设计模式,它本质上实现了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这种模式天然具备解耦合(decoupling)的特点。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事件总线在系统解耦中的具体作用和实现解耦的最佳实践。

5.1 事件总线在系统解耦中的作用

5.1.1 传统依赖方式与事件总线对比

在没有使用事件总线的场景中,组件间的通信往往依赖直接的接口调用或共享对象状态,这使得系统组件间耦合度较高,一个组件的改动可能会引起其他多个组件的连锁反应。如下图所示,传统的组件依赖方式构成了一张复杂的依赖网络,每个组件都需要知晓其他组件的存在:

graph TD
    A[Component A] -->|依赖| B[Component B]
    B -->|依赖| C[Component C]
    C -->|依赖| D[Component D]
    D -->|依赖| A

而使用了事件总线之后,组件之间不再直接交互,而是通过事件总线进行消息的发送和接收。这样一来,组件之间解耦,通信变得更加灵活。下图展示了事件总线如何将直接依赖转换为通过总线通信的解耦方式:

graph LR
    A[Component A] -->|发布| Bus(EventBus)
    B[Component B] -->|订阅| Bus(EventBus)
    C[Component C] -->|订阅| Bus(EventBus)
    D[Component D] -->|发布| Bus(EventBus)
    Bus --> A
    Bus --> B
    Bus --> C

5.1.2 事件总线如何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事件总线通过以下机制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1. 消息的异步传递 :事件总线支持异步消息传递,使得订阅者无需与发布者同步等待消息。
  2. 松耦合的通信方式 :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不需要知道对方的存在,只知道事件总线的存在。
  3. 单点的事件管理 :所有事件的发布和订阅都通过事件总线这个单一入口,便于管理和控制。

5.2 实现解耦的最佳实践

5.2.1 代码模块化与事件驱动

为了实现更加良好的解耦,我们应当遵循以下最佳实践:

  •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职责。
  • 事件驱动架构 :鼓励在模块间使用事件来传递信息,而不是直接方法调用。
  • 设计事件的粒度 :事件应足够细粒度,以便最小化对其他模块的影响。

5.2.2 事件总线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案例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经常需要通信,但服务之间又希望保持独立性和松耦合。使用事件总线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以下是微服务中应用事件总线的一个案例:

  • 服务发现与注册 :事件总线可以作为服务发现和注册的机制,服务可以根据事件来注册和发现其他服务。
  • 异步通信 :微服务之间通过事件总线进行异步通信,这样不会因为服务间的通信拖慢响应时间。
  • 负载均衡与扩展性 :事件总线可以利用消息队列实现负载均衡,并便于服务的水平扩展。

代码示例:

// 示例代码:发布事件
var eventBus = EventBusFactory.CreateDefault();
eventBus.Publish(new MyEvent { Message = "Hello, EventBus!" });

// 示例代码:订阅事件
eventBus.Subscribe<MyEvent>(e => {
    // 处理事件逻辑
    Console.WriteLine(e.Message);
});

在上述示例中, EventBusFactory 创建一个默认的事件总线实例。发布者使用 Publish 方法发布一个事件,而订阅者使用 Subscribe 方法订阅同一类型的事件,并提供一个处理事件的逻辑。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服务间的直接依赖,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6. 泛型(Generics)在 EventBus 中的应用

6.1 泛型的基础知识

6.1.1 泛型的定义与优势

泛型是编程语言中提供的一种在编译时期进行类型检查,并在运行时期提供类型安全的机制。通过使用泛型,我们可以创建可以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操作的组件,而无需在运行时进行类型转换,这样既增加了代码的复用性,也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

在.NET框架中,泛型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代码的通用性和类型安全性。泛型集合、列表和字典允许在声明时指定类型,这样,集合中的元素类型就可以在编译时期得到检查,避免了类型转换错误和类型相关的运行时异常。

6.1.2 泛型在.NET中的应用概述

.NET中的泛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库和框架中,如 List<T> , Dictionary<TKey, TValue> , Queue<T> , 和 Stack<T> 等。这些集合类允许开发者在创建集合对象时指定集合元素的类型,从而保证了集合操作的类型安全。

在实际开发中,泛型也被应用于自定义类和方法中,以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重用的代码。例如,在设计一个通用算法时,可以利用泛型来编写一个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操作的算法,而无需为每种类型编写一个单独的版本。

6.2 泛型在EventBus中的应用

6.2.1 使用泛型实现类型安全的事件处理

EventBus作为一种事件处理机制,同样可以从泛型中受益。通过为EventBus引入泛型,我们可以创建特定类型的事件和处理器,这在编译时期就保证了只有正确类型的事件才会被特定的处理器所接收。

例如,假设有一个 UserLoggedInEvent 事件,我们希望只有注册了特定处理器的订阅者才能处理这个事件。利用泛型,我们可以定义如下:

public class UserLoggedInEvent : IEvent { /* ... */ }

public interface IEventHandler<T> where T : IEvent
{
    void Handle(T @event);
}

public class UserLoggedInEventHandler : IEventHandler<UserLoggedInEvent>
{
    public void Handle(UserLoggedInEvent @event)
    {
        // 实现用户登录事件的处理逻辑
    }
}

在上面的代码中, UserLoggedInEventHandler 类必须实现 IEventHandler<T> 接口,这里 T UserLoggedInEvent 类型。这样就保证了只有 UserLoggedInEvent 类型的事件可以被 UserLoggedInEventHandler 处理器处理。

6.2.2 泛型在提高代码复用性上的作用

泛型不仅提供了类型安全,还能显著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在EventBus中使用泛型,可以让一个事件处理器支持处理多种类型的事件,只要这些事件都继承自同一个基类或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Event { /* ... */ }

public class UserEventBase : IEvent { /* ... */ }

public class UserCreatedEvent : UserEventBase { /* ... */ }
public class UserDeletedEvent : UserEventBase { /* ... */ }

public class UserEventHandler : IEventHandler<UserEventBase>
{
    public void Handle(UserEventBase @event)
    {
        // 实现对UserCreatedEvent和UserDeletedEvent的通用处理逻辑
    }
}

在这个例子中, UserEventHandler 可以处理所有继承自 UserEventBase 的事件。这就意味着当有新的 UserEventBase 派生事件需要处理时,我们无需修改 UserEventHandler 的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减少了重复代码,也使得事件处理逻辑更加集中和一致。泛型在EventBus中的应用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事件处理框架,这在大型应用和微服务架构中尤其有用。

7. 异步处理(Asynchronous Handling)的支持

7.1 异步编程的重要性

7.1.1 异步处理与性能优化

在现代应用中,尤其是高并发场景下,异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性能和吞吐量。传统的同步编程模型会导致线程的阻塞,而异步模型允许在等待I/O或其他长时间操作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异步编程避免了不必要的线程等待时间,提高了CPU利用率,并降低了系统的总体延迟。通过异步处理,即使在高负载下,应用程序也能保持较低的响应时间,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7.1.2 异步编程模式在EventBus中的实现

EventBus的异步处理支持主要体现在其对发布和订阅过程的非阻塞处理上。在.NET中,可以利用 async await 关键字实现异步编程模式。在EventBus中,发布者可以异步发布事件,而订阅者也可以异步处理接收到的事件。

例如,在EventBus中使用异步方法发布事件的代码如下:

await EventBus.PublishAsync(new MyEvent());

这段代码通过 PublishAsync 方法异步发布了一个 MyEvent 事件。对于订阅者来说,处理事件的方法也需要异步执行:

EventBus.SubscribeAsync<MyEvent>(async (evt) =>
{
    await HandleEvent(evt);
});

在这个例子中,事件的处理逻辑被封装在异步方法 HandleEvent 中,该方法在接收到 MyEvent 事件时被调用。

7.2 异步事件处理的实践

7.2.1 异步事件的发布与订阅机制

异步事件的发布和订阅机制通常要求开发者遵循特定的编程范式。在EventBus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异步操作,例如使用 PublishAsync SubscribeAsync

发布者在异步发布事件时,无需关心事件的订阅者何时以及如何处理事件。异步事件处理确保了发布者在事件发布后不会被阻塞,可以继续执行后续代码。

对于订阅者,它们可以在异步方法中完成对事件的所有处理逻辑,包括调用外部API、写入数据库等耗时操作,而不会影响主线程的执行。

7.2.2 异步处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在异步事件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死锁、资源竞争和异常处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者需要仔细设计异步逻辑,确保在异常情况下线程资源得到正确释放,并且事件的发布和订阅双方能够正确处理异常。

在.NET中,可以使用 try-catch 块来捕获并处理异步方法中的异常,例如:

EventBus.SubscribeAsync<MyEvent>(async (evt) =>
{
    try
    {
        // 异步处理逻辑
        await SomeAsyncOperation();
    }
    catch (Exception ex)
    {
        // 异常处理逻辑
        HandleException(ex);
    }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通过 try-catch 块捕获并处理了 SomeAsyncOperation 异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异常。

此外,还可以使用CancellationToken来优雅地取消异步操作,防止资源的无谓消耗,尤其是在长时间运行的任务中,这可以避免资源的无谓占用和可能的资源竞争问题。

通过遵循这些策略,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利用EventBus实现高效、稳定的异步事件处理,为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支持。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EventBus事件总线是一种在C#和.NET框架中实现的事件驱动编程模式,它允许组件间无直接依赖地进行解耦通信。它特别适用于现代UI开发,如WPF、WinForms或ASP.NET,能够处理用户交互和异步操作。本教程将介绍EventBus的关键概念和实现,包括事件、委托、发布者、订阅者以及事件总线的使用和管理。掌握这些概念有助于开发者创建易于维护和扩展的应用程序。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