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缓存优化系列一(expires,cache-control 解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缓存机制,包括Last-Modified与If-Modified-Since、Etag与If-None-Match的工作原理及Expires与Cache-Control的使用方法。同时探讨了服务器与客户端如何配合实现高效缓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参考文章: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Headers/Cache-Control               

                         http://caibaojian.com/server-cache.html

                         https://www.aliyun.com/jiaocheng/565969.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eroswang/article/details/8302191

 

一、缓存状态信息了解

           0.  Last-Modified

  在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某一个URL时,服务器端的返回状态会是200,内容是你请求的资源,同时有一个Last-Modified的属性标记(HttpReponse Header)此文件在服务期端最后被修改的时间,格式类似这样:Last-Modified:Tue, 24 Feb 2009 08:01:04 GMT     客户端第二次请求此URL时,根据HTTP协议的规定,浏览器会向服务器传送If-Modified-Since报头(HttpRequest Header),询问该时间之后文件是否有被修改过:If-Modified-Since:Tue, 24 Feb 2009 08:01:04 GMT如果服务器端的资源没有变化,则自动返回HTTP304(NotChanged.)状态码,内容为空,这样就节省了传输数据量。当服务器端代码发生改变或者重启服务器时,则重新发出资源,返回和第一次请求时类似。从而保证不向客户端重复发出资源,也保证当服务器有变化时,客户端能够得到最新的资源。注:如果If-Modified-Since的时间比服务器当前时间(当前的请求时间request_time)还晚,会认为是个非法请求

   1.Etag

 

HTTP协议规格说明定义ETag为“被请求变量的实体标记”(参见14.19)。简单点即服务器响应时给请求URL标记,并在HTTP响应头中将其传送到客户端,类似服务器端返回的格式:Etag:“5d8c72a5edda8d6a:3239″客户端的查询更新格式是这样的:If-None-Match:“5d8c72a5edda8d6a:3239″如果ETag没改变,则返回状态304。:在客户端发出请求后,HttpReponse Header中包含Etag:“5d8c72a5edda8d6a:3239″标识,等于告诉Client端,你拿到的这个的资源有表示ID:5d8c72a5edda8d6a:3239。当下次需要发Request索要同一个URI的时候,浏览器同时发出一个If-None-Match报头(Http RequestHeader)此时包头中信息包含上次访问得到的Etag:“5d8c72a5edda8d6a:3239″标识。If-None-Match:“5d8c72a5edda8d6a:3239“,这样,Client端等于Cache了两份,服务器端就会比对2者的etag。如果If-None-Match为False,不返回200,返回304(Not Modified) Response。

 

           2.Expires

给出的日期/时间后,被响应认为是过时。如Expires:Thu, 02 Apr 2009 05:14:08 GMT需和Last-Modified结合使用。用于控制请求文件的有效时间,当请求数据在有效期内时客户端浏览器从缓存请求数据而不是服务器端.当缓存中数据失效或过期,才决定从服务器更新数据。

 

    3.Last-Modified与Etag 的整体工作流程

 

分布式系统里多台机器间文件的last-modified必须保持一致,以免负载均衡到不同机器导致比对失败

分布式系统尽量关闭掉Etag(每台机器生成的etag都会不一样)

Last-Modified和ETags请求的http报头一起使用,服务器首先产生Last-Modified/Etag标记,服务器可在稍后使用它来判断页面是否已经被修改,来决定文件是否继续缓存

过程如下:

1.客户端请求一个页面(A)。

2.服务器返回页面A,并在给A加上一个Last-Modified/ETag。

3.客户端展现该页面,并将页面连同Last-Modified/ETag一起缓存。

4.客户再次请求页面A,并将上次请求时服务器返回的Last-Modified/ETag一起传递给服务器。

5.服务器检查该Last-Modified或ETag,并判断出该页面自上次客户端请求之后还未被修改,直接返回响应304和一个空的响应体。

注:

1、Last-Modified和Etag头都是由WebServer发出的HttpReponse Header,WebServer应该同时支持这两种头。

2、WebServer发送完Last-Modified/Etag头给客户端后,客户端会缓存这些头;

3、客户端再次发起相同页面的请求时,将分别发送与Last-Modified/Etag对应的HttpRequestHeader: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Header的值和WebServer发出的Last-Modified,Etag值完全一样;

4、通过上述值到服务器端检查,判断文件是否继续缓存;

 

二、客户端(client)部分

       直接使用meta标签,主要为cache-control、expires

       0.  cache-control

            语法:指令不区分大小写,并且具有可选参数,可以用令牌或者带引号的字符串语法。多个指令以逗号分隔。

            客户端可以在HTTP请求中使用的标准 Cache-Control 指令。

            缓存请求指令:

Cache-Control: max-age=<seconds>  设置缓存存储的最大周期,超过这个时间缓存被认为过期(单位秒)。与Expires相反,时间是相对于请求的时间。         
Cache-Control: max-stale[=<seconds>]  表明客户端愿意接收一个已经过期的资源。 可选的设置一个时间(单位秒),表示响应不能超过的过时时间。  
Cache-Control: min-fresh=<seconds>  表示客户端希望在指定的时间内获取最新的响应。
Cache-control: no-cache   在释放缓存副本之前,强制高速缓存将请求提交给原始服务器进行验证。
Cache-control: no-store  缓存不应存储有关客户端请求或服务器响应的任何内容。
Cache-control: no-transform  不得对资源进行转换或转变。Content-Encoding, Content-Range, Content-Type等HTTP头不能由代理修改。
Cache-control: only-if-cached  表明客户端只接受已缓存的响应,并且不要向原始服务器检查是否有更新的拷贝


        example: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cache">

 

三、服务器(server)部分

      服务器可以在响应中使用的标准 Cache-Control 指令。

Cache-control: must-revalidate  缓存必须在使用之前验证旧资源的状态,并且不可使用过期资源。
Cache-control: no-cache   在释放缓存副本之前,强制高速缓存将请求提交给原始服务器进行验证。
Cache-control: no-store  缓存不应存储有关客户端请求或服务器响应的任何内容。
Cache-control: no-transform  不得对资源进行转换或转变。Content-Encoding, Content-Range, Content-Type等HTTP头不能由代理修改。
Cache-control: public   表明响应可以被任何对象(包括:发送请求的客户端,代理服务器,等等)缓存。
Cache-control: private  表明响应只能被单个用户缓存,不能作为共享缓存(即代理服务器不能缓存它)。
Cache-control: proxy-revalidate  与must-revalidate作用相同,但它仅适用于共享缓存(例如代理),并被私有缓存忽略。
Cache-Control: max-age=<seconds>  设置缓存存储的最大周期,超过这个时间缓存被认为过期(单位秒)。与Expires相反,时间是相对于请求的时间。 
Cache-control: s-maxage=<seconds>  覆盖max-age 或者 Expires 头,但是仅适用于共享缓存(比如各个代理),并且私有缓存中它被忽略。

  以apache代理服务器为例子,修改相关配置文件开启服务器的cache-control和expires功能

 

先打开httpd.conf配置文件,找到

#LoadModule expires_module modules/mod_expires.so
并将#解释符号去掉,生效后添加下面语句,开启expires
<IfModule mod_expires.c>
ExpiresActive On
ExpiresDefault A3600
ExpiresByType image/gif A2592000
ExpiresByType image/png A2592000
ExpiresByType image/jpeg A2592000
ExpiresByType text/plain A604800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2592000
ExpiresByType video/x-flv A2592000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pdf A2592000
ExpiresByType text/html A600
ExpiresByType image/x-icon A2592000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javascript A604800
ExpiresByType text/css A604800
</IfModule>

接着找到

#LoadModule headers_module modules/mod_headers.so
同样去掉解释符号#,并写上cache-control信息
header set cache-control "no-cache"
最后重启一次服务器即可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uan/p/901383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