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it基础-查看提交历史

本文介绍了使用git log查看提交历史的方法。可通过不同参数实现不同功能,如列出所有提交、显示最近两次提交修改内容、展示简略统计信息等,还能自定义格式显示。此外,可限制输出长度,也能查看指定路径的历史记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查看提交历史 --  git log 

  使用 git log 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提交(commit)历史。

1. $ git log 列出所有commit,最新的commit在最上面。会显示每个提交的作者,提交信息等。

2. $ git log -p -2  显示最近的两次提交每个文件修改了哪些地方。-p用来显示每次提交修改了哪些地方。-2用于指定只显示最近的两次提交。

3. $ git log --stat --stat 显示每次提交简略的统计信息。具体包括:在每次提交的下面列出所有被修改过的文件、有多少文件被修改了、被修改的文件有哪些行被移除或添加以及显示提交信息。

4. git log --pretty=oneline --pretty将指定使用不同与默认格式的方式展示提交历史。 比如oneline会将提交历史展示成一行,类似于下面这样。

5. git log --pretty=format:"<param>" 自定义格式显示commit。param间使用空格隔开。常用参数选项如下表:

选项说明
%H提交对象(commit)的完整哈希字串
%h 提交对象的简短哈希字串
%T树对象(tree)的完整哈希字串
%t树对象的简短哈希字串
%P 父对象(parent)的完整哈希字串
%p父对象的简短哈希字串
%an 作者(author)的名字
%ae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ad作者修订日期(可以用 --date= 选项定制格式)
%ar作者修订日期,按多久以前的方式显示
%cn 提交者(committer)的名字
%ce提交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cd 提交日期
%cr提交日期,按多久以前的方式显示
%s 提交说明

6. git log 常用选项

选项说明
-p按补丁格式显示每个更新之间的差异。
--stat 显示每次更新的文件修改统计信息。
--shortstat 只显示 --stat 中最后的行数修改添加移除统计。
--name-only 仅在提交信息后显示已修改的文件清单。
--name-status 显示新增、修改、删除的文件清单。
--abbrev-commit 仅显示 SHA-1 的前几个字符,而非所有的 40 个字符。
--relative-date 使用较短的相对时间显示(比如,“2 weeks ago”)。
--graph 显示 ASCII 图形表示的分支合并历史。
--pretty

使用其他格式显示历史提交信息。可用的选项包括 oneline,short,full,fuller 和

format(后跟指定格式)。

7.限制 git log 的输出长度

选项说明
-(n) 仅显示最近的 n 条提交
--since,--after 仅显示指定时间之后的提交。
--until, --before仅显示指定时间之前的提交。
--author 仅显示指定作者相关的提交。
--committer仅显示指定提交者相关的提交。
--grep仅显示含指定关键字的提交
-S仅显示添加或移除了某个关键字的提交

例子: git log --since=2.weeks 显示最近两周内的提交。

如果要查看 Git 仓库中,2008 年 10 月期间,Junio Hamano 提交的但未合并的测试文

件,可以用下面的查询命令:

$ git log --pretty="%h - %s" --author=gitster --since="2008-10-01" \
--before="2008-11-01" --no-merges -- t/

8. $ git log /path/to/file  命令可以查看指定路径的历史记录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angwenhui/p/10558461.html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git clone --depth=1参数的作用和用法的问题。首先,我应该回忆自己对这个参数的了解,并结合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来确保准确性。 首先,我知道git clone是用来克隆仓库的,而--depth参数通常和浅克隆(shallow clone)相关。浅克隆的意思是不克隆整个仓库的历史记录,只克隆最近的一部分提交。用户提到的--depth=1应该就是只克隆最近一次提交的内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磁盘空间。 接下来,我需要查阅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来确认这些信息是否正确。引用[1]到[5]都提到了--depth=1的作用是限制克隆的深度,不下载历史记录,加快克隆速度。例如引用[2]和[4]明确说明,使用这个参数后,只会克隆最近一次commit,适合只想使用或学习最新版本的情况,而不是参与开发。引用[3]和[5]也提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对于大型仓库来说非常有用。 然后,我需要整理这些信息,分点说明参数的作用和适用场景。作用方面,主要就是浅克隆、加速克隆、节省空间。适用场景则是用户只需要最新版本,不需要历史记录的情况,比如学习、测试或部署。可能还需要提到后续如何拉取其他分支,因为浅克隆默认只克隆默认分支(通常是master或main),但用户可能需要其他分支的内容。根据引用[2],拉取其他分支需要额外的步骤,比如git remote set-branches添加分支,然后fetch。 另外,需要注意使用这个参数的局限性。比如不能查看历史提交记录,无法进行git blame等需要历史信息的操作,也不适合参与项目开发,因为缺少完整历史可能导致合并问题。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列出,并给出示例命令,方便用户理解。同时,根据用户要求,生成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参数的用法、注意事项、替代方案等展开。</think>### git clone --depth=1 参数详解 #### 一、核心作用 1. **浅克隆限制历史记录** 仅克隆仓库**最近一次提交**的代码快照,不包含任何历史版本信息。例如: $$ git\ clone\ --depth=1\ https://github.com/user/repo.git $$ 该命令下载的仓库无法通过 `git log` 查看历史提交记录[^4][^5]。 2. **显著提升克隆速度** 减少下载数据量,对大型仓库(如Linux内核、FreeBSD ports)效果尤为明显。引用[3]中 `/usr/ports` 目录克隆速度提升即典型案例[^3]。 3. **节省存储空间** 仓库体积通常可减少80%以上。完整克隆TensorFlow仓库需要约3GB,而浅克隆仅需约500MB。 #### 二、典型应用场景 | 场景类型 | 具体案例 | 使用建议 | |---------------|------------------------------|-------------------| | 学习/测试 | 快速获取代码进行功能验证 | 配合`--branch`指定分支 | | 生产部署 | 持续集成(CI)环境获取最新代码 | 需清理.git目录节省空间 | | 网络受限环境 | 低带宽条件下获取基础代码 | 结合`--single-branch` | #### 三、进阶操作技巧 1. **克隆指定分支** ```bash git clone --depth=1 --branch dev https://github.com/user/repo.git ``` 2. **获取其他分支数据** 先添加远程分支引用,再拉取内容: ```bash git remote set-branches origin 'release-*' git fetch --depth=1 origin release-1.0 ``` 3. **转换为完整仓库(需谨慎)** 逐步解除浅克隆限制: ```bash git fetch --unshallow # 获取全部历史 git config remote.origin.fetch "+refs/heads/*:refs/remotes/origin/*" ``` #### 四、注意事项 - **历史操作限制**:无法执行 `git rebase`, `git bisect` 等依赖历史的操作 - **子模块问题**:需额外添加 `--shallow-submodules` 参数 - **持续协作影响**:不适合需要频繁 `git pull` 的长期开发场景[^2][^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