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MVC--配置注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Web应用启动过程中的关键配置,包括<context-param>、<listener>等元素的作用及用法,阐述了如何利用Spring的ContextLoaderListener实现自动装配,并讲解了filter、servlet的配置方法。

<context-param>

作用:该元素用来声明应用范围(整个WEB项目)内的上下文初始化参数

param-name 设定上下文的参数名称。必须是唯一名称

param-value 设定的参数名称的值

  • 初始化过程:
  1. 在启动Web项目时,容器(比如Tomcat)会读web.xml配置文件中的两个节点<listener>和<contex-param>。
  2. 接着容器会创建一个ServletContext(上下文),应用范围内即整个WEB项目都能使用这个上下文。
  3. 接着容器会将读取到<context-param>转化为键值对,并交给ServletContext。
  4. 容器创建<listener></listener>中的类实例,即创建监听(备注:listener定义的类可以是自定义的类但必须需要继承ServletContextListener)。
  5. 在监听的类中会有一个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event)初始化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可以通过event.getServletContext().getInitParameter("contextConfigLocation") 来得到context-param 设定的值。在这个类中还必须有一个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event) 销毁方法.用于关闭应用前释放资源,比如说数据库连接的关闭。
  6. 得到这个context-param的值之后,你就可以做一些操作了.注意,这个时候你的WEB项目还没有完全启动完成.这个动作会比所有的Servlet都要早。
  1. 页面中

    ${initParam.contextConfigLocation}

  2. Servlet中
    String paramValue=getServletContext().getInitParameter("contextConfigLocation")
<contex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
          classpath:applicationContext.xml
      </param-value>
  </context-param>

 Listener:

Java项目中用到的spring监听器

ContextLoaderListener

作用:

启动Web容器时,自动装配ApplicationContext的配置信息。

用法:

第一种:直接将applicationContext.xml(spring的配置文件)放到/WEB-INF下,只在web.xml中声明一个listener

<listener>

<listener-class>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

</listener-class>

</listener>

第二种:将之放到classpath下,但是此时要在web.xml中加入<context-param>,用它来指明你的applicationContext.xml的位置以供web容器来加载。如果有多个xml文件,可以写在一起并用“,”号分隔。

<listener>
      <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request.RequestContext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listener>
      <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load-on-startup>:

正数的值越小,启动该servlet的优先级越高

Filter-FilterMapping:characterEncodingFilter

<filter>
      <filter-name>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encoding</param-name>
          <param-value>UTF-8</param-value>
      </init-param>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characterEncoding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servlet-servletMapping:DispatcherServlet

  <servlet>
      <servlet-name>dispatcher</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ispatcher</servlet-name>
      <url-pattern>*.do</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applicationContext.xml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 annotation-config="true"/>

applicationContext.xml 和 dispatch-servlet.xml形成了两个父子关系的上下文。

1) 一个bean如果在两个文件中都被定义了(比如两个文件中都定义了component scan扫描相同的package), spring会在application context和 servlet context中都生成一个实例,他们处于不同的上下文空间中,他们的行为方式是有可能不一样的。

  2) 如果在application context和 servlet context中都存在同一个 @Service 的实例, controller(在servlet context中) 通过 @Resource引用时, 会优先选择servlet context中的实例。

  不过最好的方法是:在applicationContext和dispatcher-servlet定义的bean最好不要重复, dispatcher-servlet最好只是定义controller类型的bean。

ApplicationContext.xml  是spring 全局配置文件,用来控制spring 特性的

  dispatcher-servlet.xml 是spring mvc里面的,控制器、拦截uri转发view

  使用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时是需要在web.xml中添加listener的:

  <listener>
      <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listener-class>
  </listener>

注解:

 @Service服务层组件,用于标注业务层组件,表示定义一个bean,自动根据bean的类名实例化一个首写字母为小写的bean,例如Chinese实例化为chinese,如果需要自己改名字则:@Service("你自己改的bean名")。   

@Controller用于标注控制层组件(如struts中的action) 

@Repository持久层组件,用于标注数据访问组件,即DAO组件 

@Component泛指组件,当组件不好归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注解进行标注。

@Autowired与@Resource都可以用来装配bean.都可以写在字段上,或写在setter方法上。@Autowired默认按类型装配,@Resource(这个注解属于J2EE的),默认安装名称进行装配。

 classpath: 和 classpath* :

classpath是指 WEB-INF文件夹下的classes目录 

解释classes含义: 
1.存放各种资源配置文件 eg.init.properties log4j.properties struts.xml 
2.存放模板文件 eg.actionerror.ftl 
3.存放class文件 对应的是项目开发时的src目录编译文件 
总结:这是一个定位资源的入口 

如果你知道开发过程中有这么一句话:惯例大于配置 那么也许你会改变你的想法 

对于第二个问题 
这个涉及的是lib和classes下文件访问优先级的问题: lib>classes 
对于性能的影响应该不在这个范畴 

classpath 和 classpath* 区别: 
classpath:只会到你的class路径中查找找文件; 
classpath*:不仅包含class路径,还包括jar文件中(class路径)进行查找

用classpath*:需要遍历所有的classpath,所以加载速度是很慢的,因此,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规划好资源文件所在的路径,尽量避免使用classpath*。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yan-Workflow-FC/p/6431782.html

标题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对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1.3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相关理论,包括系统架构、开发技术等。2.1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介绍系统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2.2SpringBoot开发框架理论阐述SpringBoot框架的特点、优势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3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理论介绍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管理系统。2.4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理论讨论网络安全威胁、数据保护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SpringBoot智能在线预约挂号系统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划分系统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挂号管理、医生排班等。3.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确定字段类型、主键及外键关系。3.3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提升用户体验。3.4系统安全设计阐述系统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等。第4章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编码、测试及优化等。4.1系统编码实现采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系统编码实现。4.2系统测试方法介绍系统测试的方法、步骤及测试用例设计。4.3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4.4系统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系统性能。第5章研究结果呈现系统实现后的效果,包括功能实现、性能提升等。5.1系统功能实现效果展示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效果,如挂号成功界面等。5.2系统性能提升效果对比优化前后的系统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