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模型

TCP/IP模型详解:从链路层到应用层
本文详细介绍了TCP/IP模型的四个层级: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功能及协议。从数据的点到点传递到端到端通信,再到具体的协议如TCP、UDP、IP等,以及各层如何实现应用层的服务如HTTP、FTP等。同时对比了ISO的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应用场景。

TCP/IP模型从低到高依次为: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1)链路层,将网络层数据报封装成帧进行点到点传递。

2)网络层:负责对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和存储转发。网络层的协议有:IP,ICMP,IGMP,ARP,RAPR,OSPF,IPX。网络层的数据的单位称为分组或数据包。

3)传输层:传输层是模型中从下到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即进程到进程的层次。应用层与运输层使用端到端(end-to-End)协议。但是,网络层提供的却是逐跳动(Hop-by-hop)协议。传输层的协议有:TCP、UDP、SCTP等。传输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报文或数据段。

4)应用层: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者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应用层的协议有:
telnet(基于TCP,默认端口:23)

FTP(基于TCP,默认端口,21(控制)/20(数据传送))

HTTP(基于TCP,默认端口:80)

SNMP(基于UDP,默认端口:161/162)

DNS(基于UDP,默认端口53)

SMTP

SSH(基于TCP,默认端口:2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供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通常简称为OSI参考模型。OSI有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然而,由于TCP/IP协议模型的应用广泛,TCP/IP模型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每层包含协议设备
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层HTTP,SNMP,FTP,SMTP,DNS,Telnet,TFTP,FTP 
表示层(Presentation)
会话层(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UDP,SCTP 
网络层(Network)网络层IP,ICMP,RIP,OSPF,BGP,IGMP,ARP,RARP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链路层 ARP, RARP, PPP网桥(较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一半物理层,一半链路层)
物理层(Physical) 中继器,集线器

 

参考资料:

  1.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版)1.5

  2. 《TCP/IP详解 卷1:协议》1.2

  3.  http://www.ha97.com/3215.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vincently/p/4620598.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