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j 3469 区间dp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外卖配送场景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通过区间动态规划(dp)方法,优化了外卖员在多个地点间的配送路线,以最小化顾客等待时间导致的总愤怒值。考虑到时间复杂度限制,算法巧妙地利用了停靠点特性,将其分为停在左侧或右侧两种状态,并结合顾客愤怒值的时间累积效应,实现了高效求解。

题意:外卖小哥送餐,在位置s,没走一公里需要时间v,有n个地方的顾客x[i],拥有不同的愤怒值b[i]

在等到餐之前,他们的愤怒按时间增加b[i].(N<=1000),求最后最小的愤怒值之和

 

思路:区间dp  dp[i][j]表示从i到j送餐愤怒之和。但是传统的N^3的复杂度解决不了了

但是可以发现,为了保证最小,在dp[i][j]的时候,他最后一定停在左端点或者右端点

所以dp[i][j][0]在停在左侧,dp[i][j][1]停在右侧

那么由dp[i+1][j]和dp[i][j-1]进行dp

所以按照x的顺序排序进行dp,初始值 就是dp[s][s]=0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时间而带来的愤怒值的更改

要再对时间dp是挺麻烦的,我们可以对dp[i][j]处理的时候,将sum[0->i-1] sum[j+1->n]加上去

也就是把它之后的影响先加上

当然还有他本身b[i/j]的愤怒,这样之前处理好愤怒的前缀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pb push_back
#define mp make_pair
#define fi first
#define se second
#define all(v) v.begin(),v.end()
#define mem(a) memset(a,0,sizeof(a))
//hao
const int N = 1004;
const ll mod =1e9+7;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const double eps = 1e-7;

struct node{
    int x,b;
    friend bool operator <(node a,node b){
        return a.x<b.x;
    }
};
node per[N];
int dp[N][N][2];
int sum[N];

int main(){

    int n,v,s;
    while(scanf("%d %d %d",&n,&v,&s)!=EOF){

        for(int i=1;i<=n;++i){
            scanf("%d %d",&per[i].x,&per[i].b);
        }

        n++;
        per[n].x = s;
        per[n].b = 0;

        sort(per+1,per+1+n);
        for(int i=1;i<=n;++i){
            for(int j=1;j<=n;++j){
                dp[i][j][0]=dp[i][j][1]=INF;
            }
        }
        for(int i=1;i<=n;++i)
            if(per[i].x==s)dp[i][i][0]=dp[i][i][1]=0;

        for(int i=1;i<=n;++i)
            sum[i] = sum[i-1]+per[i].b;


        for(int len=1;len<n;++len){
            for(int i=1;i+len<=n;++i){
                int j =i+len;
                dp[i][j][0]=min(dp[i][j][0],dp[i+1][j][0]+(per[i+1].x-per[i].x)*(sum[i]+sum[n]-sum[j]));
                dp[i][j][0]=min(dp[i][j][0],dp[i+1][j][1]+(per[j].x-per[i].x)*(sum[i]+sum[n]-sum[j]));
                dp[i][j][1]=min(dp[i][j][1],dp[i][j-1][0]+(per[j].x-per[i].x)*(sum[i-1]+sum[n]-sum[j-1]));
                dp[i][j][1]=min(dp[i][j][1],dp[i][j-1][1]+(per[j].x-per[j-1].x)*(sum[i-1]+sum[n]-sum[j-1]));
            }
        }
         printf("%d\n",min(dp[1][n][0],dp[1][n][1])*v);
    }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jhstudy/p/10305710.html

标题基于SpringBoot的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方法及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对提升俱乐部管理效率的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SpringBoot框架的应用,以及系统的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总结和评述与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相关的现有理论。2.1SpringBoot框架理论介绍SpringBoot框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Web开发中的应用。2.2数据库设计理论阐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2.3马术俱乐部管理理论概述马术俱乐部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会员管理、课程安排等。第3章系统设计详细描述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3.1系统架构设计给出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的交互方式。3.2功能模块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如会员管理、课程管理、预约管理等。3.3数据库设计阐述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包括表结构、字段设计以及数据关系。第4章系统实现介绍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开发环境、编码实现等。4.1开发环境搭建介绍系统开发所需的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4.2编码实现详细介绍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编码实现过程。4.3系统测试与调试阐述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用例以及调试过程。第5章系统应用与分析呈现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性能分析。5.1系统应用情况介绍系统在马术俱乐部中的实际应用情况。5.2系统性能分析从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5.3用户反馈与改进收集用户反馈,提出系统改进建议。第6章结论与展望总结马术俱乐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