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编辑器常规使用

本文介绍了Vim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及其切换方式,详细列举了一般模式、编辑模式与命令行模式下的常用快捷键,并提供了简单的实例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im 官网

Linux系统命令行界面下的文本编辑器有很多,比如Emacs,pico,nano,joe和vim等。

因为几乎所有Unix Like都内置了vi编辑器,又因为vim是vi的高级版本,具有字体颜色辨别语法正确性的功能,所以今天写下vim的常规使用;

 

vim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一般模式、编辑模式与命令行模式

一般模式:打开文件直接进入的就是一般模式,可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可删除字符或整行,可复制、粘贴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在一般模式下按下“i、I、 o、 O、 a、 A、 r、 R”其中任一字符可进入编辑模式,界面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字样,按【ESC】键退出编辑模式。

命令行模式:在一般模式下输入“: / ?”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光标会移动到最下面的一行进入命令行模式,可进行查找数据、读取、保存、替换字符、退出VIM、显示行号等操作;

如下图示:

 

简单范例vim test.txt

# 直接进入一般模式,按“i”进入编辑模式(可以编写文件),按【ESC】回到一般模式,然后输入“:wq”保存后离开vim编辑器。

 

一般模式常用按键说明:

【Ctrl】+【f】:        屏幕向下移动一页 =【page down】按键

【Ctrl】+【b】:       屏幕向上移动一页 =【page up】按键

数字0或【HOME】:      移动到这一行的首字符

$或【End】:           移动到这一行的尾字符

G:               移动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nG:               n为数字,移动到文件的第n行

gg:             移动到文件的第一行

N:               光标向下移动n行

/word:              向下寻找名称为word的字符串

?word:             向上寻找名称为word的字符串

:n1,n2s/word1/word2/g      n1和n2为数字,在n1和n2行之间寻找word1字符串,并替换为word2。

:1,$s/word1/word2/g       整个文件查找word1,并替换为word2

:1,$s/word1/word2/gc        整个文件查找word1,并替换为word2,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替换

xX               x向后删除一个字符,X向前删除一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整行

ndd               删除光标所在向下n行

yy                  复制光标所在的整行

nyy                复制光标所在的向下n行

pP              p在光标下一行粘贴,P在光标上一行粘贴

u                复原前一个操作

【ctrl】+r           重做上一个操作  

.              小数点,重复前一个操作

 

编辑模式常用按键说明:

i I a A o O r R         进入插入模式

 

命令行模式常用按键说明:

:w              将数据写入硬盘

:q              退出编辑器

:q!               强制离开编辑器

:wq              保存退出

:w【filename】        另存为

:f【filename】         读入另一个文件数据,并将内容加到光标所在行后面

:n1,n2w【filename】      将n1到n2的内容保存成filename这个文件

:!command           暂时离开命令行模式下执行command的显示结果。例:":!ls /home",可在vim编辑器中查看命令结果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我自己喜欢显示行号,所以为了永久显示行号,做了以下操作

echo "set number" >> /etc/vimrc   #vim永久显示行号

..............................................................................................................

...........................................美丽的分隔符...................................................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huter/p/11218648.html

### 使用 Vim 编辑器编写 Shell 脚本 #### 创建新的 Shell 脚本 在终端中运行 `vim` 命令并指定脚本名称即可打开一个新的文件用于编辑。例如,要创建名为 `example.sh` 的脚本,可以输入以下命令: ```bash vim example.sh ``` 进入 Vim 后,默认处于 **命令模式**。可以通过按键切换到其他模式。 --- #### 切换至输入模式 为了开始编写脚本内容,在命令模式下按下 `i` 键(表示 insert),此时光标所在位置可以直接输入文本。如果希望从当前光标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则按 `a` 键(append)。另外,还可以通过按 `o` 键在同一行下方新增一行空白行,并自动切换到输入模式[^1]。 --- #### 添加必要的脚本头部信息 每个有效的 Shell 脚本都需要定义解释器路径作为首行内容。通常使用如下形式指明采用 Bash 解析器: ```bash #!/bin/bash ``` 此行为特殊标记,称为 shebang 或 hashbang,它告知操作系统应该调用哪个程序去解析后续代码[^3]。 接着可以在第二行加入注释说明该脚本的功能用途或者作者联系方式等辅助性描述文字。例如: ```bash # This script lists current directory contents and shows working directory path. ``` 随后继续补充实际业务逻辑部分的具体指令集。比如列举当前目录下的所有项目及其属性详情: ```bash pwd ls -al ``` 完成以上操作之后便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功能性脚本实例[^4]。 --- #### 返回正常状态即命令模式 当结束一段连续性的打字动作后建议尽快恢复成初始默认的状态——命令模式以便于下一步骤的操作准备就绪。只需简单敲击键盘上的 ESCAPE 键便可实现这一转换过程[^1]。 --- #### 存盘退出流程 一旦确认所有的修改都已完成无误,就需要考虑如何妥善保存所做的更改并将文档关闭释放资源给系统重新利用起来。具体做法是在末行模式下发出相应的存档求信号词:“wq”。其含义为 Write & Quit ,既保留最新版又终止会话连接关系。 - 首先确保处于命令模式; - 接着按下冒号键(:),这会让屏幕底部显示出提示符等待进一步指示; - 紧随其后的便是字母组合 wq 本身了。 最终整个序列看起来像这样子: ```plaintext :wq ``` 假如仅需单纯存储而不打算立刻离开的话也可以单独运用 :w 来达成目的而已[^2]。 --- #### 执行编写的 Shell Script 文件前准备工作 为了让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个纯文本型别的档案能够被当作真正的可执行单元看待之前还需要赋予恰当权限才行。借助 chmod 工具轻松搞定这件事儿: ```bash chmod +x example.sh ``` 至此为止已经具备启动资格啦!最后只要按照常规方法触发就行咯~比如说直接定位过去然后 ./example.sh 就OK啰[^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