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理(二)----关于“平不可令单”(忌孤平)

本文依据王士祯《律诗定体》梳理了律诗创作的重要规则——“仄可使单,平不可令单”,并详细介绍了五言、七言律诗在不同联次中的平仄要求及变化规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王士祯在《律诗定体》中梳理出一条非常重要的律理,即“仄可使单,平不可令单”原则。
   这条原则,有助于我们很好地掌握格律的“可宽”之处和“必严”之处,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护腰”的重要性。现归纳如下:
  
  
  
  五言:(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用于首联时:第三字必仄,第六字必平。第一字可平可仄。
  
   (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用于各联时:第三字和第六字必平。第一字可平可仄。
  
   (三)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用于首联时:第一字必平,第八字必仄。第六字可平可仄。
  
   (四)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用于各联时:第三字必平,第八字必仄。第一字和第六字可平可仄。
  
  
  
  七言:(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用于首联时:第三字必平,第十二字必仄。
  
   (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用于各联时:第五字必平,第十二字必仄。
  
   (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用于首联时:第五字必仄,第十字必平。
  
   (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用于各联时:第五字必平,第十字必平。
  
  
  
  备注:
  
  
  
   因为七言句,在五言基础上增加了顶节(第一字和第二字),而顶节距离仄脚或韵脚最远,在平仄的要求上最宽,所以七言第一字一般都可不论平仄。
   但格律森严者,对七言的(一)、(二)句式,若第八字用平,则多把第十字易为平。对七言的(三)、(四)句式,若第一字用仄,则多把第三字易为平。这都是为了严格遵循“平不令单”的原则。
   而无论是七言(一)、(二)句式中的第一字,还是(三)、(四)句式中的第八字,无论在何种宽严的情况下,都可以“仄改平”。这是因为“仄可使单”也。
  
   由此可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实在误人不浅。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sx4221/articles/294972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