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表现形式
概述:
乡镇级的总规:可以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元素,也可以采用土地用途分类为主要元素;
县级的总规: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元素;
市级的总规: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元素;
乡镇级的总规:可以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元素,也可以采用土地用途分类为主要元素;
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采用土地用途或者土地用途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绘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当采用土地用途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专题要素包括:
1)土地用途区
一般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控制区、
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见附录B。
2)土地现状用途。
3)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4)重要产业项目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名称及布局。
当采用土地用途作为主要表达要素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专题要素包括:
1)土地规划用途,见附录A。
2)规划基本农田。
3)土地现状用途。
4)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5)重要产业项目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名称及布局。
6)主要的河流、湖泊、山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及名称。
土地用途区最小上图面积需符合附录K的要求
制图要素采用分层方式组织和绘制,当采用土地用途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时,图层压盖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
注记、行政界线、其他基础地理要素、重要产业项目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土地现状用途、土地用途区。
制图要素采用分层方式组织和绘制,当采用土地用途作为主要表达要素时,图层压盖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
注记、行政界线、其他基础地理要素、重要产业项目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土地现状用途、土地规划用途。
县级的总规: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元素;
1)土地用途区
一般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等。见附录B。
2)中心城区、重点镇镇区和重点村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内建设用地区分现状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
3)现状和规划的交通、水利设施等重要区域基础设施。
土地用途区最小上图面积需符合附录N的要求
制图要素采用分层方式组织和绘制,图层压盖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
注记、行政界线、其他基础地理要素、现状和规划的交通水利设施等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土地用途区。
市级的总规: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元素;
1)土地利用功能区
一般包括: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业发展区(林、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进一步划定林业发展区和牧业发展区)、
城镇村发展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见附录B。
2)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县城城区和重点镇镇区城镇村发展区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内建设用地区分现状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
3)土地现状用途。见附录A。
4)现状和规划的交通、水利设施等重要区域基础设施。
制图要素采用分层方式组织和绘制,图层压盖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
注记、行政界线、其他基础地理要素、现状和规划的交通水利设施等重要区域基础设施、土地现状用途、
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土地利用功能区。
参考文献:
乡级制图规范.doc 2010
县级制图规范.doc 2010
市级制图规范.doc 201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