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化是唯一出路——<<走出软件作坊>>读后感

本文针对《走出软件作坊》一书进行了评价,认为其价值在于真实地反映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作者的真实感受。同时,文章提出了软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专业化分工与纵向整合,并强调了在当前环境下,软件公司要想摆脱作坊式的开发模式,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www.douban.com/review/1713004/

  

以前曾经在网上看过<<走出软件作坊>>的连载,昨天终于买了一本书,一口气通读了一遍,确实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真实两字,无论引用事例,还是分析过程,讲的都是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最难得的。因为人们在写东西的时候,往往喜欢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意无意拔高自己的境界,简单来说就是虚伪成风,最后你得费半天劲去猜它想讲啥。

 

作为作者的同龄人,对于作者提出的很多观点和想法,我颇有同感,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现象,也是认同的,但对于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和思路,我却不太认可。

 

软件作坊的产生,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电脑是高科技的代表,根本不具备象今天这样的人力资源情况,我们当时也不具备今天的互联网,交流环境,大环境也都不一样了,回头来看,当时产生软件作坊,并且发展很大很快,是一个时代的必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做怎样的决定,最后恐怕都会走到软件作坊,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的状态。

 

今天我们谈论走出软件作坊,那么首先要看看,整个世界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IT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软件行业本身又有那些变化,具体到行业管理软件又有那些变化,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该如何走出软件作坊,如何组建正规军,如何扩大规模,走向世界。

 

我的看法是,在经历了早期的混沌状态,混战状态以后,未来的软件行业,将会向其他任何行业一样,迅速走向专业分工,纵向整合的时代。

 

具体来说,就是软件本身,会按照它的生产阶段来进行专业划分,譬如有人专门做咨询,和客户进行规划,花多少钱,以多大代价来做一个软件,采用何种架构,如何整合。这就是目前IBM力图进入的领域和市场。有了咨询成果,有了一个确切的目标和行动路线。下一步才是基础架构的采购搭建,基础平台的采购搭建,通用软件的采购搭建,然后才是客户化开发。

 

系统开发完成以后,会交到专门的维护公司来进行维护,升级。

 

简单来说,软件行业目前出现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分工不足,一个公司如果啥也想干,啥也必须干,最后必然是啥也干不好,啥也白干。而这就是目前中国软件业的现状。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走专业化分工的道路,一个公司专注于一某一方面,把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各个不同方面的公司相互配合,才能有钱大家赚,有肉大家吃。

 

 非常遗憾的是,对于专业化分工这个问题,作者在这本书里面没有提到。

 

一个项目实施型的软件公司,既要做咨询,又要做基础架构,又要做开发,又要做维护,又要做测试,这么多工种凑到一个公司里面,每个工种要求不一,各有特点,相互之间来回扯皮,相互斗争不止,加上人员不断流动,那里能够有任何的积累和沉淀?

 

这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一边掰一边扔,最后手里永远只有一个。

 

如果比到个人身上,就好比今天学一个语言,明天学一个语言,后台再学一个语言,贪多嚼不烂,最后会几个语言,最多一个。

 

专业化分工,找到自己在市场中明确的定位,这是走出软件作坊的唯一选择。

 

欢迎和我联系,交换意见。

 

email: webdw2009@hotmail.com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vbook/archive/2009/04/08/1431656.html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扫描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canSMLM)技术及其在三维超分辨体积成像中的应用。scanSMLM通过电调透镜(ETL)实现快速轴向扫描,结合4f检测系统将不同焦平面的荧光信号聚焦到固定成像面,从而实现快速、大视场的三维超分辨成像。文章不仅涵盖了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还提供了详细的软件代码实现,包括ETL控制、3D样本模拟、体积扫描、单分子定位、3D重建和分子聚类分析等功能。此外,文章还比较了循环扫描与常规扫描模式,展示了前者在光漂白效应上的优势,并通过荧光珠校准、肌动蛋白丝、线粒体网络和流感A病毒血凝素(HA)蛋白聚类的三维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和应用潜力。最后,文章深入探讨了HA蛋白聚类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模拟了24小时内HA聚类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从分子到细胞尺度的多尺度分析能力。 适合人群:具备生物学、物理学或工程学背景,对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尤其是从事细胞生物学、病毒学或光学成像研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scanSMLM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三维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②学习如何通过Python代码实现完整的scanSMLM系统,包括硬件控制、图像采集、3D重建和数据分析;③应用于单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结构和动态过程,如病毒入侵机制、蛋白质聚类等。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的代码不仅实现了scanSMLM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还涵盖了多种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模拟和比较,如STED、GSDIM等。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系统在硬件改动小、成像速度快等方面的优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导。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eggiani提出的渣层计算模型,针对Prenflo气流床气化炉中炉渣的积累和流动进行了模拟。模型不仅集成了三维代码以提供气化炉内部的温度和浓度分布,还探讨了操作条件变化对炉渣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Python代码实现了模型的核心功能,包括炉渣粘度模型、流动速率计算、厚度更新、与三维模型的集成以及可视化展示。此外,还扩展了模型以考虑炉渣组成对特性的影响,并引入了Bingham流体模型,更精确地描述了含未溶解颗粒的熔渣流动。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氧气-蒸汽流量增加2%时的动态响应,分析了温度、流动特性和渣层分布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煤气化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化工过程模拟工程师、以及对工业气化炉操作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评估不同操作条件下气化炉内炉渣的行为变化;②预测并优化气化炉的操作参数(如温度、氧煤比等),以防止炉渣堵塞;③为工业气化炉的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该模型的实现基于理论公式和经验数据,为确保模型准确性,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气化炉的数据进行参数校准。模型还考虑了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包括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能够模拟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渣层演变。此外,提供了稳态求解器和动态模拟工具,可用于扰动测试和工业应用案例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