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ization,在VC中,我们通常是创建一个Resource DLL,然后在添加各种资源,之后我们可以在程序中载入这个Resource DLL并加载这些资源。
VC中的资源由*.rc, resource.h来定义,如果还对应着外部文件,在必须有外部文件,并在*.rc中声明它的路径,比如bitmap等,都是这样干的。
这几天在搞QT,发现QT做localization的方案不错,和我知道的某个软件有异曲同工之妙:
>> 在代码中以tr(“Need LCSZ”)声明这个字符串需要Localize;
>> 用lupdate.exe来解析代码文件,将所有tr表示的字符串抽取出来,生成一个*.ts文件;
从下面的ts文件我们可以看出,它记录了一些需要localize的字符串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TS>
<TS version="2.0" language="zh_CN">
<context>
<name>QC_ActionGetEnt</name>
<message>
<location filename="../src/plugins/intern/qc_actiongetent.cpp" line="37"/>
<source>Select object:</source>
<translation>选择对象:</translation>
</message>
<message>
<location filename="../src/plugins/intern/qc_actiongetent.cpp" line="44"/>
<source>Cancel</source>
<translation>取消</translation>
</message>
</context>
<context>
>> 在QT linguist中打开这个文件,对所有被tr()函数标记的字符串进行翻译,并发布翻译包。
>> 调用lrelease生成*.qm文件,作为语言包。
QT的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尤其便于跨平台开发,而且也比较方便,只需要把需要localize的字符串用tr包围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做Localization的工程师了。
好,值得借鉴。
- Piao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