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包括如何通过触发器实现数据的自动同步更新与删除。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存储过程的优势及其在网络流量减少、代码重用性和性能提升等方面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var a;  type of(a) 返回的是未定义,就是声明了没有赋值叫做未定义;2:关于StackExchange.Redis(3代免费)和ServiceStack.Redis(4代收费)都属于Redis的知识点范畴

3.在sql的视图中,遇到这样的句子:WITH CHECK OPTIONView Code

 4.触发器 trigger 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   理解触发器,就是:俩表爱的死去活来,你要是杀了A,那B就不活了;你对A做的update、delete 会影响到B的update、delete

 1 用到的功能有: 
 2         1.如果我更改了学生的学号,我希望他的借书记录仍然与这个学生相关(也就是同时更改借书记录表的学号); 
 3         2.如果该学生已经毕业,我希望删除他的学号的同时,也删除它的借书记录。 
 4      等等。 
 5 
 6      这时候可以用到触发器。对于1,创建一个Update触发器: 
 7 
 8      Create Trigger truStudent 
 9        On Student                         --在Student表中创建触发器 
10        for Update                          --为什么事件触发 
11      As                                        --事件触发后所要做的事情 
12        if Update(StudentID)            
13        begin 
14 
15          Update BorrowRecord 
16            Set StudentID=i.StudentID 
17            From BorrowRecord br , Deleted   d ,Inserted i      --Deleted和Inserted临时表 
18            Where br.StudentID=d.StudentID 
19 
20        end        
21                  
22      理解触发器里面的两个临时的表:Deleted , Inserted 。注意Deleted 与Inserted分别表示触发事件的表“旧的一条记录”和“新的一条记录”。 
23      一个数据库系统中有两个虚拟表用于存储在表中记录改动的信息,分别是: 
24                              虚拟表Inserted                     虚拟表Deleted 
25 
26 在表记录新增时     存放新增的记录                         不存储记录 
27          修改时           存放用来更新的新记录                   存放更新前的记录 
28          删除时           不存储记录                             存放被删除的记录 
29 
30 
31      一个Update 的过程可以看作为:生成新的记录到Inserted表,复制旧的记录到Deleted表,然后删除Student记录并写入新纪录。 
update
1 对于2,创建一个Delete触发器 
2      Create trigger trdStudent 
3        On Student 
4        for Delete 
5      As 
6        Delete BorrowRecord 
7          From BorrowRecord br , Delted d 
8          Where br.StudentID=d.StudentID 
View Code

 5.要是问起存储过程的好处:

  一般来讲,数据库的在执行sql时,先编译后执行的;但是存储过程是取自一个执行好的代码块,就不需要再编译拉;

也可以把一个表中的部分数据,存在存储过程以供别人进行数据的测试和对比;

而且,也可以保护真实的数据不被改变。

如果已经明确地参数化查询,将它放置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带来最好的可重用性。因为只需要发送参数和存储过程的名称,所以网络流量减少了

存储过程预先编译,它们运行得比即席查询快速。存储过程还能为包含在存储过程中的一组查询维护单一的参数化计划,而不是维护大量单独查询的小型计划。这避免了计划缓冲被单独查询的计划充满。

Proc中的output

 

 

6 日志工具(这个抽空得搞了)

7.除非另外还指定了 TOP 或 FOR XML,否则,ORDER BY 子句在视图、内联函数、派生表、子查询和公用表表达式中无效。

只要我们在嵌套子查询视图里面加入: top 100 percent 即可

序列化 齐活了  9.爬虫   10.Navicat的破解  11.伪静态 12.在sql中Rand()函数是随机生成的小数点,NewID是随机生成的36位的序列(类似guid())13.数据库删除语句 Drop/Delete/Truncate比较

 14.SQLSERVER DBCC命令大全SQL SERVER 2005 DBCC IND命令说明恢复SQL Server被误删除的数据   15、async & await 的前世今生(Updated)[C#] 走进异步编程的世界 - 开始接触 async/await(他的左边列表里很多知识点)

16、[C#] 进阶 - LINQ 标准查询操作概述 17、自定义控件 初识(1)  18、SQL Server 分页方法汇总 、19  [C#] C# 知识回顾 - 特性 Attribute(多看看这里面的例子引用特性的 方法)

20、反骨仔的 2016 年度全文目录索引   

21 、IEnumerable<T>和IQueryable<T>(接口IQueryable<T>实际也是继承了IEnumerable<T>接口的,设计Enumerable<T>和Queryable<T>两套接口的原因是为了区别对待LINQ to OBJECTS、LINQ to SQL,两者对于查询的处理在内部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机制;针对LINQ to OBJECTS时,使用Enumerable中的扩展方法对本地集合进行排序和查询等操作,查询参数接受的是Func<>。Func<>叫做谓语表达式,相当于一个委托。针对LINQ to SQL时,则使用Queryable中的扩展方法,它接受的参数是Expression<>。Expression<>用于包装Func<>。LINQ to SQL引擎最终会将表达式树转化成为相应的SQL语句,然后在数据库中执行。)

22、从LINQ开始之LINQ TO OBJECTS(上) 23、三种备份数据库的方法,只需执行sql语句就行了

23、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和导出  24、vs2017离线安装并且安装包不占用C盘空间

25、Linq to OBJECT是用于操作内存对象的LINQ编程接口,包含了大量的查询操作符,针对内存中的集合对象进行操作。

26、厚积薄发,丰富的公用类库积累,助你高效进行系统开发(14)---Winform开发的常用类库(终结篇,CHM文档放送)27、C#夯实基础之多线程二:主线程、前台线程与后台线程

28、C# 在多线程环境中,进行安全遍历操作(lock知识点)

29、RabbitMQ五:生产者--队列--多消费者 30、SQL SERVER 2008的错误日志太大 31、SQLSERVER 更改默认端口号

30、这个链接很nice,各种C#操作方法

31、使用identity(int,1,1)来产生行号,必须把数据插入到一张表中

32、

Rowcount的用法

这样的查询只会返回表A中的前10条数据。它和 "select top 10 * from 表A" 的作用一样。注意一点,set rowcount 的设置会在整个会话中有效。比如下面的sql示例:
 set rowcount 10
 select * from 表A
 go
 select * from 表B

@@Rowcount的用法

@@Rowcount与Rowcount看起来很像,只相差了两个@,但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Rowcount主要是返回上次sql语句所影响的数据行数,比如:

select top 2 * from 表A
select @@Rowcount


如果表A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2,那么select @@Rowcount就会返回2,如果只有1条或0条数据,那么select @@Rowcount就会返回1或者0。

注意,不要把@@Rowcount理解为只返回查询的结果数量,删除,修改,新增等语句,也会正确的返回@@Rowcount值。比如:

update 表A set gid='a' where gid='a'
select @@Rowcount


如果表A中存在gid='a'的数据,那么select @@Rowcount就会返回它所修改数据的行数,如果不存在gid='a'的数据,那么select @@Rowcount就会返回0,删除与新增都是同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kbFighting/p/9027266.html

在Unity中实现传送门效果,通常涉及多个方面的开发与配置,包括环境搭建、Shader编程、AR技术集成等。以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指南,涵盖基础原理和实现方法: ### 三、实现传送门效果的关键步骤 #### 1. Unity ShaderGraph 实现旋涡(传送门)效果 使用 **ShaderGraph** 是制作传送门视觉效果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编写自定义着色器,可以模拟出类似“旋涡”或“扭曲”的动态视觉效果,使用户感受到传送门的神秘感和动态感。 - 在Unity编辑器中启用 **Shader Graph** 插件,并完成基础配置。 - 创建一个新的Shader Graph,添加主纹理节点,并将其连接到主输出节点。 - 添加时间节点(Time Node)并将其与UV扰动结合,创建一个动态变化的效果。 - 使用噪声函数(如Simple Noise或Gradient Noise)来生成随机扰动,从而产生类似漩涡的流动感。 - 将最终的Shader应用到一个Quad或者Plane上,作为传送门的视觉表现[^2]。 示例代码片段(用于控制材质参数): ```csharp public class PortalEffect : MonoBehaviour { public Material portalMaterial; private float time = 0f; void Update() { time += Time.deltaTime; portalMaterial.SetFloat("_Time", time); } } ``` #### 2. AR 环境下的传送门实现 如果你希望将传送门功能集成到增强现实(AR)环境中,可以借助 **Unity ARFoundation** 来实现跨平台支持。 - 首先设置好AR Foundation环境,包括导入必要的包(如ARKit或ARCore),并确保设备兼容性。 - 利用平面检测功能(Plane Detection)来识别现实世界中的地面或其他平面,作为传送门放置的位置。 - 创建两个相机:一个用于显示真实世界的画面(AR摄像机),另一个用于渲染虚拟场景(即传送门另一侧的世界)。 - 使用遮挡处理技术(如模板测试或深度测试)来确保传送门只在特定区域内可见,避免虚拟内容穿透现实对象。 - 控制AR状态的开启与关闭,例如通过按钮触发AR模式,同时进行硬件检测以确保设备支持所需功能[^3]。 #### 3. PICO 设备上的传送门实现 对于VR设备如PICO系列,尤其是PICO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传送门效果: - 调用PICO SDK提供的透视接口(Passthrough API)来获取真实世界的影像流。 - 在Unity中构建一个三维传送门模型,通常是一个带有开口的框架。 -传送门的两端别放置两个Quad,其中一个面向真实世界,应用带有深度测试或模板测试的材质;另一个面向虚拟世界,应用“Underlay”类型的“开洞”Shader,使得透过传送门可以看到虚拟内容。 - 对于复杂的交互逻辑,还可以结合物理系统与摄像机切换机制来提升沉浸感[^4]。 #### 4. Post-processing 后处理优化 为了增强视觉体验,可以在项目中引入后处理功能,例如模糊、发光、颜色校正等。Unity HDRP 或 URP 提供了对Post-processing Stack的支持,也可以参考GitHub上的开源项目来实现更高级的视觉效果[^1]。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