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清除浮动的四种常见方法

本文介绍了四种清除HTML页面中浮动元素的方法:使用空标签、利用overflow属性、使用after伪对象及浮动外部元素。每种方法均附有示例代码。

1、使用空标签清除浮动。 我用了很久的一种方法,空标签可以是div标签,也可以是P标签。这种方式是在需要清除浮动的父级元素内部的所有浮动元素后添加这样一个标签清除浮动,并为其定义CSS代码:clear:both。此方法的弊端在于增加了无意义的结构元素。

ps:对于使用额外标签清除浮动(闭合浮动元素),是W3C推荐的做法。至于使用<br />元素还是空<div></div>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其它块级元素)。不过要注意的是,<br />本身是有表现的,它会多出一个换行出来,所以要设定它的heigh为0,以隐藏它的表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空<div>比较合适。

eg: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body{font:36px bold; color:#F00; text-align:center;}
#layout{background:#FF9;}
#left{float:left;width:20%;height:20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200px;}
#right{float:right;width:30%;height:8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80px;}
.clear{clear:both;}

</style>
<body>
<div id=”layout”>
<div id=”left”>Left</div>
<div id=”right”>Right</div>
<div class=”clear”>
</div>
</div>
</body>
</html>

 

2、使用overflow属性。 此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通过空标签元素清除浮动而不得不增加无意代码的弊端。使用该方法是只需在需要清除浮动的元素中定义CSS属性:overflow:auto,即可!也可以用overflow:hidden;”zoom:1″用于兼容IE6,也可以用width:100%。

ps:不过使用overflow的时候,可能会对页面表现带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你最好是能在多个浏览器上测试你的页面;

eg: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body{font:36px bold; color:#F00; text-align:center;}
#layout{background:#FF9;overflow:auto;zoom:1; }
/* overflow:auto可以换成overflow:hidden,zoom:1可以换成width:100%*/
#left{float:left;width:20%;height:20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200px;}
#right{float:right;width:30%;height:8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80px;}

</style>
<body>
<<div id=”layout”>
<div id=”left”>Left</div>
<div id=”right”>Right</div>
</div>
</body>
</html>

 

3、使用after伪对象清除浮动。 该方法只适用于非IE浏览器 。具体写法可参照以下示例。使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该方法中必须为需要清除浮动元素的伪对象中设置height:0,否则该元素会比实际高出若干像素;二、content属性是必须的,但其值可以为空,蓝色理想讨论该方法的时候content属性的值设为”.”,但我发现为空亦是可以的。

eg: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body{font:36px bold; color:#F00; text-align:center;}
#layout{background:#FF9;}
#layout:after{display:block;clear:both;content:””;visibility:hidden;height:0;}
#left{float:left;width:20%;height:20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200px;}
#right{float:right;width:30%;height:8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80px;}

 


</style>
<body>
<<div id=”layout”>
<div id=”left”>Left</div>
<div id=”right”>Right</div>
</div>
</body>
</html>

 

4、浮动外部元素,float-in-float。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把“#outer”元素也进行浮动(向左或者向右)。
但是这种方法带来的别外一个问题就是和“#outer”相邻的下一个元素会受到“#outer”的影响位置会产生变化,所以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小心。有选择把页面中的所有元素都浮动起来,最后使用一个适当的有意义的元素(比如页脚)进行清理浮动,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标记,但是过多的浮动会增加布局的难度。

 

eg: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body{font:36px bold; color:#F00; text-align:center;}
#layout{background:#FF9;float:left;}
#left{float:left;width:20%;height:20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200px;}
#right{float:right;width:30%;height:80px;background:#DDD;line-height:80px;}

</style>
<body>
<<div id=”layout”>
<div id=”left”>Left</div>
<div id=”right”>Right</div>
</div>
</body>
</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ure2016/p/5803985.html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