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简单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网络通信原理,从OSI七层模型到TCP/IP四层模型,详细阐述各层的功能与常见协议,如HTTP、TCP、IP等,并解析TCP三次握手过程,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网络协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网络七层协议理解

OSI理解协议Windows结构
应用层说话HTTP,FTP,SMTP应用程序(exe)
表示层翻译,写信ASCIIWinsock API(dll)
会话层装入信封,写好地址RPC,SQLSPI(dll)
传输层取信TCP,UDP,SPXTDI(vxd、sys)
网络层送信到邮局IP,IPXNDIS(vxd、sys)
数据链路层将信装入包裹ATM,FDDI网卡驱动程序(vxd、sys)
物理层邮寄包裹Rj45,802.3网卡(vxd、sys)

二、TCP/IP四层协议理解

OSI对应七层信息形式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数据段
传输层传输层数据包
网络互连层网络层数据帧
主机到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比特

三、三次握手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初始化。三次握手的目标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同时也向其他主机表明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窗口大小),并建立逻辑连接。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  

  • 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置1的TCP数据段。此段中同时标明初始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ISN)。ISN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值。  
  • 目标主机发回确认数据段,此段中的同步标志位(SYN)同样被置1,且确认标志位(ACK)也置1,同时在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即表明前一个数据段已收到并且没有错误)。此外,此段中还包含目标主机的段初始序号。  
  • 源主机再回送一个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slipper/p/1024409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