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整理,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除了技术外,自我的心里调节能力也同样不可缺少。
可能是刚开始自己的期望值比较大,站的角度太高了,导致后面的代码整理过程中,整个人很多时候会很急躁。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详细设计文档作为支撑,思路和想法都跟着旧代码的编写思想,有时候感觉进入死胡同一样,绕了一大圈,才跑出来,效率极低。
记得在哪里看过一本书,说的是代码的编写原来也是一种艺术来的,也看过一些前辈写的代码,好的编写习惯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思路也比较清晰,自己也慢慢朝着这个方向走。在代码的编写过程中,注释也是不容忽视的,为后续的维护极其重要,参数的说明,关键算法的详细说明等等。。。
今天在整理某个模块的代码,发觉这个算法夹杂了N个FOR循环,再加上N个IF判断,看得我都眼花缭乱了,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有点急躁了,出去外面倒杯水,看看窗外的景象,慢慢调节自己的情绪。。。。突然间,我有另外一种想法,抛开原作者的思路,根据原来的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所在,重写算法。果然,效果很明显,思路清晰很多,代码的可读性也强了很多,原来可能需要几十行的代码,现在不用10行就搞定了。
算法编写完成后,编译一下,根据各种条件,结果跟原来的相差百分之零点几,可能是中间的一些四舍五入吧,调试通过,呵呵,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