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Euler 第一题效率分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两种方法解决Project Euler的数学编程问题,包括使用for循环遍历求和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并分析了效率差异。文章深入探讨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编程实践经验。

Project Euler:

  • 欧拉计划是一系列挑战数学或者计算机编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数学功底。
  • 启动这一项目的目的在于,为乐于探索的人提供一个钻研其他领域并且学习新知识的平台,将这一平台打造一个有趣和休闲

的环境。

第一题 Multiples of 3 and 5

If we list all the natural numbers below 10 that are multiples of 3 or 5, we get 3, 5, 6 and 9. The sum of these

multiples is 23. Find the sum of all the multiples of 3 or 5 below 1000.

解决思路

  • 方法一:for 循环
for (int i=0; i<1000; i++) {
    if (i%3==0 || i%5==0)
    sum+=i;
}
  • 方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sum2 = ((number-1)/3+1)*((number-1)/3)*3/2   // 计算被3整除的数字之和
    + ((number-1)/5+1)*((number-1)/5)*5/2    // 计算被5整除的数字之和
    - ((number-1)/15+1)*((number-1)/15)*15/2;// 计算被 3*5 整除的数字之和

备注:方法二最开始写时,居然忘了要减去被15整除的数字之和。眨眼

效率分析

ns为单位执行时间如下:

n

方法一 (ns)

方法二 (ns)

1

44235

1843

2

44235

1844

3

44235

2457

4

44234

1843

平均值

44234.75

1996.75

方法一用时约是方法二的22倍。

多一点思考,多一些效率,终于找到现在公司系统开销大的原因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illsuna/p/4925846.html

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