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第二十一节(继承顺序,super)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中抽象类的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并详细解释了多重继承的查找顺序和MRO(方法解析顺序)。此外,还介绍了新式类与经典类在继承查找上的区别,以及super()函数的使用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复习:
抽象类

通过装饰器来定义这个函数。
抽象类本身也是个类,但是本身不能被实例化。

继承的实现原理
多重继承,当一个类是多个父类的子类,查找的顺序是:
__dict__ 》 然后按照继承的()左右顺序来寻找

如果子类的父类还有一个父类,那么他会先去寻找自己的树状类(D找不到自己的就去找A,A找不到就去找E,然后再去找b、c),而不是直接左右顺序寻找。
新式类中,上图这种,3条岔路的,是AD>B>C这个顺序。广度优先。

如上图,练习。

新式类里,菱形找是先找EB>FC>GDA 这个顺序。

这个mro可以看到调用路线,但是只有新式类才有,经典类没有。
经典类是先走到头,在走别的路线。
H>E>B>A>F>C>G>D这个顺序。深度优先


子类调用父类的方法

super()只有新式类里有super,按照新式类的继承顺序来继承。
super().foo() 调用父类的foo()函数,不用写参数,因为是绑定方法所以自动传参。
super的缺点是找到一个就会停止。
People.__init__这种可以写多个,可以找多个。指名道姓方法。

python2和pyhton3的区别。

封装

假装隐藏了数据属性,在属性前面加上__ 之后就对象就不能直接调用了,实际上是在__前面加上了_类名,可以用t.__dict__来查看

封装的变形,只在类定义阶段或者对象定义阶段(实例化)发生
之后更改的不会变形。

self.bar() 先从self自己找bar()函数。所以打印的先是print('from A.foo')
然后找的是class B的def bar()

变形之后 找到的是A的def foo 的self.__bar
因为在定义的时候__bar就变形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rmoredTitan/p/7200522.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