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源
公众号名称本想取成和Go或Python相关的,但是那样就不能体现我专研多技术栈的意思了,因为我现在主要学习中心是Go、Docker、Kubernetes、Python(工作上都有涉及),以上是必然原因,所以名称改成了 [程序员同行者]。我之所以想做这个公众号是因为我认为程序员不是独自在奋斗,而是我们一起在奋斗,是一起学习成长的,学习技术是需要Open的,而不是闭门造车。我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大量时间写的东西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想把公众号发展好一点,想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想和大佬们说话的时候更有底气...
自我介绍
我一直想做个快乐有自己梦想的程序员,所以我的英文名叫Eric(领导者)的意思,要有不甘于平庸的思想。好了,下面来简单说些我的故事。
我来自西南某省,年龄22岁,目前在杭城一家政务互联网工公司就职,目前工作快4年了,可能有很多人会有点疑问,22岁工作4年是怎么回事。是的,我是高中过后就工作了。工作后深知学历真是职场的敲门砖,所以后来又高升专、专升本,目前本科学历。后面有时间会分享下我是如何踏入编程这行的。
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我之前大概做了三年的运维工程师,现在转型做DevOps、容器方面工作。
下面说下我职业生涯的几个关键点
15年 起点:
15年年中的时候初步职场,职位是基础监控运维工程师,当时的自己活脱脱的就是一枚小萌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那时候是主要工作: 负责系统的实时监控、告警确认、处理及跟进工作,监控平台的部署、配置、维护、记录监控日志及故障记录,监测云平台设备的软硬件指标等等,监控用的是Zabbix和Nagios,还算把监控玩的挺熟的。
16年 深入点:
16年也是快到年中去了另一家企业,职位系统运维工程师,那时候也工作一年多了,也不算小萌新了,因为在这家企业只有一个运维,公司的大小项目的运维工作都是我在负责,所以扩展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在此期间着实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和新技术学习能力,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17年后 转折点
不错,我又跳槽了,我觉得这也不算跳槽频繁哈。年中我跳到了目前所在的公司。
进入公司后觉得,公司的技术氛围特别好,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大展拳脚",我进入的时间很及时,公司刚开始搞Docker、K8s、微服务。这也成为我后面专研这方面技术的契机。现在公司对容器的运用方面也排在了行业的前列。目前在公司主攻Go、K8s、Python,期间写的适合公司的系统也在稳定运行。
我相信传统的开发模式、运维模式一定会渐渐走向淘汰,将来必定是容器的时代。
编程学习方法
这里简单说下我的对于编程是怎么学习的,
第一步:百度:查找对这个技术的介绍,比如Python,然后你就能了解Python能做些什么事情啥的了。
第二步:视频:这很重要,当你不知道怎么入手的时候就看视频吧,看成体系的视频能帮助你快速理解入门基础,当然视频中的代码要跟着老师敲。视频怎么找相信不用教了吧,相信你能搞定的。
第三步:看书:看视频后就可以配合书籍看了,在视频中有些老师讲的不理解的就抓关键点,看书和Google吧,相信会有帮助的。
第四步: 实战:好了,基础学完了,不用不就白瞎了吗?赶紧找个入门项目开始进阶之路吧,这个可以去GitHub查询。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练习,持续学习。
首发公众号(程序员同行者)欢迎关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