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嗅探)

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网络嗅探与欺骗技术,包括ARP欺骗和DNS欺骗的具体操作步骤,通过Abel&cain软件实现对局域网内主机的欺骗,以及使用Wireshark分析FTP协议,还原登录过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Chinese people’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网络对抗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二

网络嗅探与欺骗

 

 

 

学生姓名

何金涛

年级

2015 

区队

四 

指导教师

 高见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

20180925

 

实验任务总纲

2018—2019 学年   学期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并消化本课程授课内容,复习所学过的互联网搜索技巧、方法和技术;

2.了解并熟悉常用的网络嗅探方式,掌握常用抓包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过滤技巧,能够对给定的数据包分析网络基本行为;掌握ARP欺骗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ARP欺骗的DNS攻击方式;

3.达到巩固课程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每个实验内容,需要截图的题目,需清晰截图并对截图进行标注和说明。

2.文档要求结构清晰,图文表达准确,标注规范。推理内容客观、合理、逻辑性强。

3.软件工具可使用office2003或2007、CAIN、Wireshark等。

4.实验结束后,保留电子文档。

三、实验步骤

1.准备

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实验前应把详细了解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内容,熟悉并准备好实验用的软件工具,按照实验内容和要求提前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

2.实验环境

描述实验所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各种软件工具);

开机并启动软件office2003或2007、浏览器、Wireshark、CAIN。

3.实验过程

1)启动系统和启动工具软件环境。

2)用软件工具实现实验内容。

4.实验报告

按照统一要求的实验报告格式书写实验报告。把按照模板格式编写的文档嵌入到实验报告文档中,文档按照规定的书写格式书写,表格要有表说图形要有图说。

第一部分   ARP欺骗 

以下为实验步骤(平台中也有实验步骤):

 

Windows 实验台。

 

网络拓扑见下图,局域网中的两台电脑A、B,主机A(安装Abel&cain软件)是发起ARP的攻击者,B是ARP被欺骗方。通过对B进行ARP欺骗,让B认为A就是网关:

 

 

实验内容和步骤

 

    任务一:在主机A上安装Abel&Cain软件,对主机B进行ARP欺骗;

 

    任务二:在主机A上对主机B进行DNS欺骗

 

    任务二:在主机A上查看主机B的http数据包

 

 

 

    任务描述:在主机A上安装Abel&Cain软件

 

 

任务一:在主机A上对主机B进行ARP欺骗

(1)双击启动Abel&cain软件,点击sniffer选项卡。

     

  (2)先点击左上角按钮,启用sniffer,然后在空白区右键选择“Scan Mac Addresses”,扫描局域网中的主机。

                       

(3)下图选择默认,点击“OK”。

 

    (4)下图显示了局域网中的主机情况。

 

    (5)点击左下角“ARP”选项,然后点击红色方框空白区域,此时左上角的“+”图标会变深色,点击“+”图标。

 

(6)在窗口左边显示了局域网中的主机和网关,我们点击ARP被欺骗主机(即主机B,IP:192.168.31.115)。

 

(7)在右侧部分,我们点击192.168.31.1(即网关),点击“OK”。左侧部分表示对哪一个主机进行欺骗,在这里我们选择192.168.31.115(及主机B);右侧部分表示Abel&cain进行伪造的主机,在这里我们选择网关即运行Abel&cain的主机(这里是A)要冒充网关。对B(192.168.31.115)进行ARP欺骗,欺骗的结果是主机B会认为网关是运行Abel&cain软件的主机(即主机A)。在右侧部分选择的主机,就是Abel&cain进行伪造的对象。

 

    (8)点击左上角的图标,开始对主机B(192.168.31.115)进行欺骗。

 

    (9) 我们先在主机B上ping一下主机A,然后在cmd窗口输入“arp –a”。此时,在主机B看来,网关的MAC地址就是主机A的MAC地址了。主机B会把A作为网关。如下图所示。

 

本机网关

 

欺骗成果(B的网关已变为A机的),

完成了对主机ARP的欺骗

 

 

 

任务二:在主机A上对主机B进行DNS欺骗

 

    (1)在ARP欺骗的基础上,我们进入dns欺骗。

(2)首先在主机B上www.ppsuc.edu.cn,此时解析到121.194.212.126

(3)

 

 

 

第三部分 FTP协议分析

 

1. 两个同学一组,201521440025(A同学)和201521440022(B同学)。

2.201521440025同学架设FTP服务器,并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asri.密码:123456

 

3.B同学在机器中安装Wireshark,并将其打开;之后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A同学的FTP服务器,并上传一张图片。

 

4.B同学停止Wireshark抓包,并和A同学一起分析数据包中的FTP登录过程,还原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以及上传文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201521440025/p/9698535.html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算术优化算法(AOA)的基本原理、核心思想及Python实现方法,并通过图像分割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价值。AOA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元启发式算法,其核心思想来源于四则运算,利用乘除运算进行全局勘探,加减运算进行局部开发,通过数学优化器加速函数(MOA)和数学优化概率(MOP)动态控制搜索过程,在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之间实现平衡。文章详细解析了算法的初始化、勘探与开发阶段的更新策略,并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结合Rastrigin函数进行测试验证。进一步地,以Flask框架搭建前后端分离系统,将AOA应用于图像分割任务,展示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最后,通过收敛速度、寻优精度等指标评估算法性能,并提出自适应参数调整、模型优化和并行计算等改进策略。;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Python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智能优化等领域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元启发式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机制;②掌握AOA在函数优化、图像分割等实际问题中的建模与求解方法;③学习如何将优化算法集成到Web系统中实现工程化应用;④为算法性能评估与改进提供实践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代码逐行调试,深入理解算法流程中MOA与MOP的作用机制,尝试在不同测试函数上运行算法以观察性能差异,并可进一步扩展图像分割模块,引入更复杂的预处理或后处理技术以提升分割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