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天梯赛 L1-043 阅览室

L1-043. 阅览室

时间限制
400 ms
内存限制
65536 kB
代码长度限制
8000 B
判题程序
Standard
作者
陈越

天梯图书阅览室请你编写一个简单的图书借阅统计程序。当读者借书时,管理员输入书号并按下S键,程序开始计时;当读者还书时,管理员输入书号并按下E键,程序结束计时。书号为不超过1000的正整数。当管理员将0作为书号输入时,表示一天工作结束,你的程序应输出当天的读者借书次数和平均阅读时间。

注意:由于线路偶尔会有故障,可能出现不完整的纪录,即只有S没有E,或者只有E没有S的纪录,系统应能自动忽略这种无效纪录。另外,题目保证书号是书的唯一标识,同一本书在任何时间区间内只可能被一位读者借阅。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 10),随后给出N天的纪录。每天的纪录由若干次借阅操作组成,每次操作占一行,格式为:

书号([1, 1000]内的整数) 键值(“S”或“E”) 发生时间(hh:mm,其中hh是[0,23]内的整数,mm是[0, 59]内整数)

每一天的纪录保证按时间递增的顺序给出。

输出格式:

对每天的纪录,在一行中输出当天的读者借书次数和平均阅读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的精确到个位的整数时间)。

输入样例:
3
1 S 08:10
2 S 08:35
1 E 10:00
2 E 13:16
0 S 17:00
0 S 17:00
3 E 08:10
1 S 08:20
2 S 09:00
1 E 09:20
0 E 17:00
输出样例:
2 196
0 0
1 60

思路:
要注意几个坑点,如果同一本书在还没还书记录时有多次被借记录,取最后一次记录为准。
一本书在只借一次的情况下有多次还书记录,取最前面的一次还书记录,其余都是无效操作。

AC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DEPRECAT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ring>
#include<queue>
#include<cmath>
#include<map>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F 0x3f3f3f3f
#define EPS 1e-5
#define pi cos(-1)
const int N_MAX = 2000+15;
struct Time {//time不能用,编译错误
    int hour, min;
    bool flag=0;
    Time() {}
    Time(int hour,int min):hour(hour),min(min) {}
};
int main() {
    int n;
    while (scanf("%d",&n)!=EOF) {
        int num,hour,min;
        char c;
        for (int i = 1; i <= n;i++) {
            map< int, Time > Map;
            int res = 0,ave = 0;
            while (1) {
                scanf("%d %c %d:%d",&num,&c,&hour,&min);
                if (num==0) {//当天结束
                    if (res == 0)puts("0 0");
                    else printf("%d %.0f\n", res, (double)ave/res);
                    break;
                }
                if (c == 'S') {
                     Map[num] = Time(hour, min);//有多次借书记录,取最后一次借书记录(样例4)
                }
                else if (c == 'E') {
                    map<int, Time >::iterator it=Map.find(num);
                    if (it!=Map.end()&&it->second.flag==0) {//有该书的借书记录,并且还没归还
                        it->second.flag = true;//若该书再次借出,不记录(样例2)
                        res++;
                        int diff = (hour - Map[num].hour)*60+min-Map[num].min;
                        ave += diff;
                    }
                }
                
            }
            Map.clear();
        }
    }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efengYao/p/8047917.html

### 关于 PAT 天梯赛 L1-006 连续因子的解题思路 此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给定正整数 \( N \) 的最长连续因子序列,并按照题目要求输出其长度以及具体的连续因子表达形式。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 问题分析 对于任意正整数 \( N \),我们需要找出一组连续的因子,使得它们的乘积等于 \( N \) 并且该组因子的数量尽可能多。如果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连续因子组合,则应返回起始数值最小的那一组。 为了高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 **枚举起点**:从可能的小因数开始逐一尝试作为连续因子区间的左端点。 - **逐步扩展区间右边界**:计算当前范围内所有数相乘的结果是否能被原数\( N \) 整除。一旦发现无法继续延伸或者超出目标值范围就停止对该特定起点进一步探索。 - **记录最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跟踪所遇到的最大合法连续因子集合及其对应的信息以便最终输出。 #### 示例代码实现 (Python 版本) 下面提供了一个基于上述逻辑编写的 Python 实现版本: ```python def find_longest_consecutive_factors(N): max_len = 0 best_seq = [] # 枚举可能成为连续因子序列的第一个成员的位置i for i in range(2, int(N**(1/2)) + 2): product = 1 seq = [] j = i while True: if j > N or product * j > N: break product *= j seq.append(j) if N % product == 0 and len(seq) >= max_len: max_len = len(seq) best_seq = seq[:] j += 1 return max_len, "*".join(map(str,best_seq))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sys try: input_line = sys.stdin.read().strip() number = int(input_line) length, factors_str = find_longest_consecutive_factors(number) print(length) print(factors_str) except Exception as e: pass ``` 以上程序通过双重循环结构实现了对每一个潜在初始位置的有效探测,并利用列表存储临时结果,在每次更新更优解答时同步刷新全局最优状态变量 `max_len` 和 `best_seq`. --- #### 注意事项与特殊情形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当输入为质数时,由于不存在任何大于一且小于自身的其他自然数能够将其完全分解成两个以上的连贯部分之积的形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单独考虑并直接返回单一元素构成的答案即该质本身[^1]。 另外还需留意某些极端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优化措施比如提前终止不必要的迭代操作等策略的应用价值所在之处[^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