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2-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

本文介绍了软件开发中的经典模型——瀑布模型,详细阐述了其由来、特点及文档的重要性,并引用了温斯顿·罗伊斯的观点,强调了该模型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第5章 团队和流程 —— 5.3 开发流程 —— 5.3.2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而连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它在1970年由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本书中例出了瀑布模型的文档图,但是鄙人并没有看得很懂它的用意。

搜索一些关于瀑布模型的解释后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瀑布模型的本质是‘一次通过’;它是一种文档驱动模型,在可运行产品交付之前,客户只能通过文档来了解最终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

这才恍然大悟书中那个8种文档被各个过程生产、修改的含义。由于瀑布模型是线性的,在最终产品产生前,如何产生有用的文档指导开发、衔接两个阶段非常重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gk123/p/7774198.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