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与侠的随想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儒与侠的精神内涵及其现代意义,通过韩非子的观点阐述了二者与法律秩序的关系,并反思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价值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自古从不缺乏,通儒达识、宿学旧儒、侠肝义胆、行侠仗义、侠骨柔情者,更或甚不缺乏大儒和侠之大者,儒代表一种气度,侠代表一种力量,它们两者已被历史中无数向往者升华到精神层面,现在看来更像一种传说,在我看来,白话一点讲,儒就是如何要求自己,侠是如何帮助别人。

两千多年前,盛夏的一个夜晚,明月当空,月光之下一间陋室,窗口中透出微微灯光,影绰可见一人伏于案上,姓韩名非,此人正文思泉涌,笔走龙蛇,每当写至会心之处,便会点点头微微一叹,直至写到一处,右手动作戛然而止,人也终于抑制不住情绪,不自觉的左手拍案而起,大声的喊了一个好,只见竹简最后的墨迹铿锵着十个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屋外一阵轻风掠过,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屋里也顿时暗下了许多,在摇曳的灯光中,这十个字间或的明暗舞动,好像要挣脱竹简,活起来了一般……

“焚书坑儒”、“文字狱”、“禁武令”……,这两个字,在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无论哪个朝代的掌权者,都需要弄懂的问题,由于历史中大都对此讳莫如深,所以只有江上的白发渔樵,才能平安的惯看秋月春风,与世无争。

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时至现世,儒与侠不见了踪影,人为工作所累、为生活所迫,忙忙碌碌的一天接着一天,拥挤、淡漠、旁观、袖手,更甚者毁谤、行凶,我们处在一个不敢随意搀扶摔倒的老太太的年代、一个行侠救人者被人漠视的年代、一个需花几万块钱才能捞回侠者尸体的年代、一个拿钱买比分忽悠几亿球迷泪洒球场的年代。

信息业的发达,使我们由战争年代的全民皆武,转变为全民皆文,网络平台使每一个人有了相同的发言权,一个人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像一只蝴蝶翅膀扇动的微风,被辗转传播,无数次的放大,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场风暴。

刘禹锡有句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说博学多才的文人儒士谈笑风生,来来往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我们即便不是鸿儒,即使做白丁,也要做自律的白丁,一句客观的评判,一句有负责心的发言,就网络时代的蝴蝶效应来讲,自律的白丁就是大儒。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lueclue/archive/2010/02/20/166662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