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中 "下划线" 的用法

1.忽略返回值 
这个应该是最简单的用途,比如某个函数返回三个参数,但是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两个,另外一个参数可以忽略,这样的话代码可以这样写:

v1, v2, _ := function(...)

2.用在变量(特别是接口断言)

例如我们定义了一个接口(interface):

type Foo interface {
     Say()
}

然后定义了一个结构体(struct)

type Dog struct {
}

然后我们希望在代码中判断Dog这个struct是否实现了Foo这个interface

var _ Foo = Dog{}

上面用来判断Dog是否实现了Foo, 用作类型断言,如果Dog没有实现Foo,则会报编译错误

3.用在import package 
假设我们在代码的import中这样引入package:

import _ "test/foo"

这表示呢在执行本段代码之前会先调用test/foo中的初始化函数(init),这种使用方式仅让导入的包做初始化,而不使用包中其他功能 
例如我们定义了一个Foo struct,然后对它进行初始化

package foo
import "fmt"
type Foo struct {
        Id   int
        Name string
}
func init() {
        f := &Foo{Id: 123, Name: "abc"}
        fmt.Printf("init foo object: %v\n", f)
}

  然后在main函数里面引入test/foo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_ "test/foo"
)
func main() {
        fmt.Printf("hello world\n")
}

  运行结果如下

init foo object: &{123 abc}
hello world

  我们可以看到:在main函数输出”hello world”之前就已经对foo对象进行初始化了! 
转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21816375/article/details/77971697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orkyang/p/9699828.html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