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views视图

本文详细介绍了Django框架中的视图概念,包括视图函数(FBV)和类视图(CBV)的使用方法,展示了如何通过视图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同时,文章还提供了上传文件和使用装饰器的具体实例。

Django的views(视图)

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为了将代码放在某处,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views.py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下面是一个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的视图:
复制代码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复制代码

让我们来逐行解释下上面的代码:

  • 首先,我们从 django.http模块导入了HttpResponse类,以及Python的datetime库。

  • 接着,我们定义了current_datetime函数。它就是视图函数。每个视图函数都使用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并且通常称之为request

    注意,视图函数的名称并不重要;不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式来命名,以便让Django识别它。我们将其命名为current_datetime,是因为这个名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它实现的功能。

  • 这个视图会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其中包含生成的响应。每个视图函数都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Django使用请求和响应对象来通过系统传递状态。

当浏览器向服务端请求一个页面时,Django创建一个HttpRequest对象,该对象包含关于请求的元数据。然后,Django加载相应的视图,将这个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每个视图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CBV和FBV

FBV全称(function base view)

# FBV版添加班级
def add_class(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CBV全称(class base view)

# CBV版添加班级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AddClass(View):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def post(self, reque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注意使用CBV时
# urls.py中
url(r'^add_class/$', views.AddClass.as_view()),

给views视图加上装饰器

装饰器装饰FBV

def wrapper(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ret = func(*args, **kwargs)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used:", end_time-start_time)
        return ret
    return inner

# FBV版添加班级
@wrapper
def add_class(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CBV加装饰器

# CBV版添加班级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class AddClass(View):

    @method_decorator(wrapper)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def post(self, reque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

Request对象


使用方法例如:request.path_info

请求相关的常用值

path_info      返回用户访问url,不包括域名   #返回结果示例:/publisher_list/

method        请求中使用的HTTP方法的字符串表示,全大写表示。

GET              包含所有HTTP  GE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POST           包含所有HTTP POS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body            请求体,byte类型 request.POST的数据就是从body里面提取到的

get_full_path() # URL中的路径和参数都能拿到

 上传文件示例:

def upload(request):
    """
    保存上传文件前,数据需要存放在某个位置。默认当上传文件小于2.5M时,django会将上传文件的全部内容读进内存。从内存读取一次,写磁盘一次。
    但当上传文件很大时,django会把上传文件写到临时文件中,然后存放到系统临时文件夹中。
    :param request: 
    :return: 
    """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从请求的FILES中获取上传文件的文件名,file为页面上type=files类型input的name属性值
        filename = request.FILES["file"].name
        # 在项目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
        with open(filename, "wb") as f:
            # 从上传的文件对象中一点一点读
            for chunk in request.FILES["file"].chunks():
                # 写入本地文件
                f.write(chunk)
        return HttpResponse("上传OK")

上传文件示例代码
View Code

注意事项

1. 如果有上传文件,views.py中应该从request.FILES中取上传的文件对象
2. 如果有上传文件,html文件中的form表单一定要加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file_obj = request.FILES.get("touxiang")  # 拿到上传文件对象
file_name = file_obj.name  # 拿到文件名
with open(file_name, "wb") as f:  # 在本地新建一个同名文件
     for line in file_obj.chunks():  # 从上传的文件对象中一点一点读取数据
           f.write(line)  # 写到新建的文件中

Response对象

使用

JsonResponse
Django封装的一个专门用来返回JSON格式数据的方法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JsonResponse(字典)
JsonResponse(列表,safe=False)

传递字符串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Response("Here's the text of the Web page.")
response = HttpResponse("Text only, please.", content_type="text/plain")

 示例:

def test(request):
    data = {'name':'98k','age':18}
    import json
    # return HttpResponse(json.dumps(data))
    # return JsonResponse(data)   #返回一个字典给页面
    list1 =[1,3,5,7,9]
    return  JsonResponse(list1,safe=False)  #强行返回一个列表 必须加上safe=False

Django shortcut functions

render()

常用参数

参数:
     request: 用于生成响应的请求对象。

     template_name:要使用的模板的完整名称,可选的参数

     context:添加到模板上下文的一个字典。默认是一个空字典。如果字典中的某个值是可调用的,视图将在渲染模板之前调用它。

     content_type:生成的文档要使用的MIME类型。默认为 DEFAULT_CONTENT_TYPE 设置的值。默认为'text/html'

     status:响应的状态码。默认为200。

   useing: 用于加载模板的模板引擎的名称。

简单的例子: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def my_view(request):
    # 视图的代码写在这里
    return render(request, 'myapp/index.html', {'foo': 'bar'})

上面的代码等于: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loader

def my_view(request):
    # 视图代码写在这里
    t = loader.get_template('myapp/index.html')
    c = {'foo': 'bar'}
    return HttpResponse(t.render(c, request))

redirect()

参数:

参数可以是:

一个模型:将调用模型的get_absolute_url() 函数
一个视图,可以带有参数:将使用urlresolvers.reverse 来反向解析名称
一个绝对的或相对的URL,将原封不动的作为重定向的位置。
默认返回一个临时的重定向;传递permanent=True 可以返回一个永久的重定向。

示例:

你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redirect() 函数。

传递一个具体的ORM对象(了解即可)

将调用具体ORM对象的get_absolute_url() 方法来获取重定向的UR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uxiangpy/p/918784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