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来说class,什么鬼,类会生宝宝

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介绍了Python中类的继承概念。从创建基类(爷爷)开始,逐步介绍如何在派生类(爸爸、孙子)中继承并扩展基类的功能。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类之间共享和重用代码。

呵呵,说的是类的继承:

先看代码:

class yeye:    #爷爷
    def __init__(self):
        print('我是爷爷')
   

class baba(yeye):   #爸爸
     def __init__(self):
        yeye()
        print('我是爸爸')    


class me(baba):    #
     def __init__(self):
         
         baba()
         print('我是孙子')

    
if __name__ =='__main__':
    
    a=yeye()
    print('-'*20)
    
    b=baba()
    print('-'*20)
    
    c=me()
    print('-'*20)

简单的说,类的继承就是在类中包含其他的类,这里写了3个class——“爷爷”、“爸爸”、“我”  。class“我” 里面包含爸爸和爷爷的基因,一般的方法就是在me这个类中写出爷爷和爸爸的特点,如果用了类的继承,那就简单了:

1、先写出爷爷的特点。

2、再写出爸爸的特点,注意,这里只要写和爷爷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特点就不用重新写。

3、最后写我的特点,也只要写出不同于爷爷和爸爸的地方就可以了。

如果要想把祖孙三代的特点都列出来,那么只有调用me就可以了。

 

class yeye: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funcyeye(self):

        print ("我是爷爷,会骑自行车!" )

class baba(yeye):

    def __init__(self):
        yeye.__init__(self)       

    def funcbaba(self):

        print ("我是爸爸,会开汽车" )


class me(baba):

    def __init__(self):
        baba.__init__(self)       

    def funcme(self):

        print ("我是孙子,会开飞机" )

print("我有什么本领:\n -------------")
DNA = me()
DNA.funcyeye()
DNA.funcbaba()
DNA.funcme()

因为可以继承,所以,只要实例化“me”类,就可以调用三个类中所有的方法了。是不是很爽啊。以后写class啊,千万不要写成“八宝粥”哦。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zwsj/p/572543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