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WEB

所有应用都应该成为Web应用吗?当然不是。总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有些种类的软件跟网络也毫无关系。但是,这些是少数情况,是一些特殊应用。它们固然是重要的小生态环境,但不管怎么说,就只是“小生态”。

如果你希望尽可能多的用户来使用你的软件,绝没有比把它做成Web应用更好的方法了。对于现存软件来说,互联网是最高效、最普遍、最直接的分发网络。任何用户只要能连上网,有一个浏览器,不管他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须点两下鼠标就能与你写的软件开始交互了。哪怕是最蹩脚的Web应用,它的受众面和传播度都是令人震惊的;而且还在每天扩大着……

 

作为一名软件开发者,最让我开心的是编写有人使用的软件。如果你的软件委身于一个二进制的EXE文件,它必须被购买、授权、运送、下载、安装、维护和升级,你的技艺又有什么意义呢?考虑到程序员与用户之间的所有这些传统障碍,软件行业居然还能生存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然而,在华丽而崭新的Web应用世界里,那些制约已经不复存在。边界没有了。软件可以无处不在!

Web编程还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其实,还有点乱!没错,随便会写点代码的人就能三下两下地搞出一个糟糕的Web应用;也确实,99%的Web应用都似狗屎一堆。但是,这也意味着,相当“聪明”的程序员们正在将他们的成果展现在成百上千(或者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的用户面前,而这在互联网盛行之前是绝无可能的。在我看来,让代码遭受冷落、让它们就此孤独终老,没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悲哀的了!把软件按照Web应用的形式重整一下,即使软件本身并不怎么样,这也使得程序员们能够把他们的软件展现在某个地方的某人面前。

 

Mark Fletcher曾经给出过一份创业规则,其中就有这么一条:

你在做一个Web应用,对吧?这不是20世纪80年代了!纵然你的竞争对手把(桌面)应用软件做得别致优雅,你那简陋而寒酸的Web应用也仍然会比它更加成功。

要不了多久,所有编程都将是Web编程。对于普通的在职程序员来说,如果你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理由,你也许应该转行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nxxcxg/p/3695601.html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