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和ARC介绍

  众所周知,HDMI作为一个数字化视频音频的接收标准,是可以同时传输视频和音频的,当然随着HDMI版本的提升,它的功能也一直在增强。事实上

当HDMI升级到1.3时,人们就发现了HDMI多了一个CEC功能。ARC就是在HDMI版本升级到1.4出现的功能。 

一、CEC是什么? 
  1、CEC,全称是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消费类电子控制。CEC功能为用户带来许多方便,它允许终端用户使用一个遥控器控制多个支持CEC 的HD设备,

从而无需使用多个遥控器来控制电子设备,如:电视机(TV)、机顶盒和便携式HD设备。


  2、HDMI-CEC功能,功能上大致都是借着CEC信号让用户可以控制HDMI接口上所连接的装置。如单键播放(One Touch Play),系统待机(System Standby)。

即是如果用户将影碟放进蓝光播放器时,电视会由于CEC信号的通知而自动开机,然后视频通道亦会自动切换到播放器连接的通道上。而当用户关掉电视时,

CEC信号亦会通知HDMI相连接的装置一同进入待机。由于这样,所以就可以完全变成单一遥控器控制所有HDMI连接的装置。
二、ARC是什么?

  ARC的全称为Audio Return Channel,顾名思义也就是音频回传通道。ARC出现的目的,是使整个数字化家电在线材安装上更为简便。它的功能就是传

输声音信号,具体是指在支持ARC的HDMI接口上,电视可以通过ARC将音频信号通过HDMI线回传到功放或者其他拥有HDMI ARC功能的音频设备上去,

这样用以节省单独的数字输出线材。 

我们来列举一个典型的ARC应用案例:

  通常情况下,高清机顶盒(支持数字音频输出)要想体验5.1声道,会通过HDMI线连接HDMI功放,把视频和数字音频同时输出到功放中,而功放分离

视频和数字音频,把视频信号通过HDMI线输出到电视,而数字音频则通过功放进行5.1声道解码——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连线模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uanqiangfei/p/10245122.html

<think>嗯,用户这次询问的是HDMIARC功能的详细介绍。从对话历史看,用户之前已经了解了SPDIF的相关知识,现在转向HDMIARC,可能是想比较两者优劣或规划家庭影院方案。用户似乎是个技术爱好者,关注点很专业:上次问SPDIF时详细到采样率数据帧结构,这次问ARC应该也希望获得同样深度的技术解析。从引用材料看,用户特意提供了四份参考资料,说明ta已做过功课,需要更系统的整合。注意到用户引用的材料侧重不同:引用[1]讲基础概念,引用[2]强调应用场景,引用[3]区分ARC/eARC,引用[4]提到网络通道功能。需要把这些碎片整合成完整的技术图谱。核心要点应该包括:ARC的设计初衷是简化布线,关键突破在于音频回传通道的方向革命。传统HDMI单向传输像单行道,ARC则开辟了返程车道。要重点说明“回传机制”的技术实现——通过HEAC通道复用引脚14,这个细节用户可能感兴趣。应用场景需结合引用[2][3]强调中国用户痛点:国内电视常阉割光纤接口,ARC成为唯一数字输出方案。但需提醒带宽局限(引用[3]指出ARC仅支持压缩多声道),正好过渡到eARC的升级必要性。技术参数部分需要结构化呈现:拓扑结构图展示TV-功放关系,带宽对比表区分ARC/eARC。特别注意用户上次讨论SPDIF时关注量化深度,这里也要明确ARC支持24bit/192kHz但仅限立体声。最后补充网络通道功能(引用[4])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增值特性。用户既然研究SPDIF,可能也在意联网能力对比。疑问点:用户引用[2]提到“廉价电视无光纤输出”,但ARC支持需HDMI1.4版,更老的电视可能都不支持。这点在注意事项里要强调,避免用户买到不兼容设备。</think> 以下是**HDMI ARC(Audio Return Channel)**功能的详细介绍,结合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进行系统说明: --- ### **HDMI ARC 核心定义** HDMI ARC是**音频回传通道**(Audio Return Channel)的缩写,是HDMI 1.4标准引入的功能[^1]。其核心价值在于**简化家庭影院布线**:当电视通过HDMI连接功放或回音壁时,传统方案需额外添加数字音频线(如光纤),而ARC允许电视直接通过同一根HDMI线**反向传输音频信号**至音响设备[^2]。 --- ### **技术实现原理** ####1. **双向传输通道设计** - **正向通道**:播放设备(如机顶盒)→ HDMI线 → 电视(传输视频信号)。 - **反向通道(ARC)**:电视 → **复用HDMI引脚14** → 功放/回音壁(传输音频信号)[^3]。 ####2. **物理接口特性** - **兼容性**:支持ARC功能HDMI接口需符合**HDMI 1.4或更高版本**标准。 - **端口标识**:设备上通常标注 **"HDMI ARC"** 或 **"ARC"** 字样。 ####3. **数据传输协议** | 参数 | ARC | eARC(增强型) | |--------------------|------------------|----------------| | **带宽** | ≤1 Mbps | **37 Mbps** | | **音频格式支持** | 压缩5.1声道(如Dolby Digital) | 未压缩7.1声道(如Dolby TrueHD) | | **最大采样率** | 48 kHz | **192 kHz** | | **量化深度** | 16/24 bit | **24 bit** | > ⚠️ 注:eARC需**HDMI 2.1标准**支持,可传输无损多声道音频[^3]。 --- ### **典型应用场景** 1. **电视音频输出** 智能电视播放流媒体内容(如Netflix)→ **音频通过HDMI ARC** → 回音壁/功放解码播放[^2]。 ```mermaid graph LR A[电视内置App] -->|音频信号| B[HDMI ARC接口] B --> C[回音壁/功放] C --> D[扬声器] ``` 2. **简化布线方案对比** - **传统方案**:电视光纤输出 → 光纤线 → 功放(需2条线缆)。 - **ARC方案**:电视HDMI ARCHDMI线 → 功放(**仅1条线缆**)。 --- ### **ARC vs eARC 核心差异** | 特性 | HDMI ARC | HDMI eARC | |---------------------|-----------------|------------------| | **多声道无损支持** | ❌ 仅压缩格式 | ✅ Dolby Atmos等 | | **延迟控制** | 较高 | ≤ 1ms 超低延迟 | | **自动设备协商** | 手动切换 | 自动识别(EDID)| > eARC通过**专用数据通道**解决ARC的带宽瓶颈,支持对象导向音频传输[^3]。 --- ### **使用限制与注意事项** 1. **兼容性要求** - 电视、功放、线缆**三者均需支持ARC/eARC**。 - 线缆需**高速HDMI认证**(eARC建议超高速HDMI 2.1线)。 2. **配置步骤** ```markdown 1. 将功放连接至电视的 **HDMI ARC** 端口 2. 电视设置中开启 **HDMI CEC** 功能(如Sony的Bravia Sync) 3. 电视音频输出选择 **HDMI ARC** 4. 功放输入源切换至 **TV ARC** ``` 3. **常见故障处理** - **无声音输出**:检查HDMI CEC是否开启 → 更换认证线缆 → 更新设备固件。 - **断续断连**:避免线缆弯折超过**90°**(光纤信号衰减)。 --- ### **与其他接口的对比优势** | 接口 | 带宽 | 多声道支持 | 布线复杂度 | |------------|----------|----------------|------------| | **光纤SPDIF** | 6 Mbps | 压缩5.1声道 | ★★☆ | | **HDMI ARC** | 1 Mbps | 压缩5.1声道 | ★☆☆(最低)| | **eARC** | 37 Mbps | 无损7.1.4声道 | ★☆☆ | > ✓ **核心优势**:eARC实现**单线缆传输高解析音频+视频**,消除设备间同步延迟[^4]。 --- ### **适用设备与未来演进** - **当前主流支持**: 智能电视(≥2016年型号)、Soundbar、AV功放(如Denon/Marantz)。 - **演进方向**: eARC逐步取代ARC,并与HDMI 2.1的**VRR(可变刷新率)**、**ALLM(自动低延迟模式)**协同优化音画体验[^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