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男孩”
--拍摄随记
我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男孩”题材会驻足停留,细细地观察,与他们交流非常通顺,一般聊上几句就进入了我想要的情形了。其实“男孩”意识会伴随每个男人一生,那种率真、玩皮、专注和恶作剧,每每也能让我找到自己身上的影子......所以对拍摄过程记得格外清晰,其中的得失也一一数得过来。
1、记得,刚从“傻瓜”换单反,第一次拍外景,对单反相机的操作还非常不习惯。比如下图:
得:尽情享受到了单反相机快门带来的乐趣,能按自己的意念捕捉到了精彩的瞬间。这种快感“傻瓜”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失:还没有完全从“傻瓜”观念转变过来,刚拍过景,就转到拍人,景深没有处理,拿起相机就拍,图片明显是景深太大了。还不习惯成使用变焦镜头,画面中赘物过多,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尽管不尽如意,自己回头看,还是值得回味的,可以看见自己成长的印迹。 用photoshop作背景模糊处理,整体感觉好了一点,但脸部细节不足的缺点更明显了。
男孩在聊几句后,马上能懂我的意思,会立刻进入自然“状态”,而女孩却往往会“故”作姿态,很难拍到她们最自然的面目。
2、乡村男孩是最具还原力的,能展示男人生命中本质的部分。
从这幅图片开始,真正体会了镜头的不足。逆光,变焦情况下,最大光圈3.5。如果曝光速度降下来,画面肯定要糊。结果人物脸部偏暗,用高光处理,画面层次损失了。
3、晚上,别无选择只能打闪光,为了拍到这种肢体语言表达出的豪气与侠胆!
飞身上墙,用四肢展示出少年的英雄气慨。虽然没有技术可总结,只有瞬间表达了一种感触。
4、肆无忌惮地寻找快乐,那怕在神圣的佛像脚下!

5、专注是所有男孩的共同特征,只有角度不同,他们都会专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去。
a,通力合作,友情、专心、投入、放松。

b,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怕失败。
c,楼顶,蓝色的晨曦里,把自己长长的影子,投在城市的上方,也是一种专注。
6、是模仿还是有意的恶作剧?把古老的马桶盖认真地当成铁饼用力掷向对岸! 有点唐诘诃德。
用50mm尼克尔的标头,表现力细腻多了。
7、在银杏之乡,他叫“多多”,今年三岁,长大了干什么?多多长大了要讨漂亮的嗲老婆!多多要跳舞给漂亮的嗲老婆看!
来不及换镜头了,抓图是硬道理。过了这一村就没这一店了。
8、童心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那天一大群美女学生不断地呼唤着老师,教授也是男孩,油菜花开的时候......
9、所有“男孩”中,这幅,自己最喜欢。
没有技术可以总结,镜头也是最一般的。最要紧的是拍到了自己心中的一幅画。拍过以后,你会对自己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一幅场景。快门按得少了,要到的片子多了。
如果,这种感觉平常化了,我想就可以玩胶片了,但我玩不起胶片,太烧钱!只想再买款85mm的尼克尔镜头。
我喜欢拍人物,也许是因为喜欢文学的原因吧,人物是文学的主题,人物性格的表现是文学的核心内容,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内在性格的泄露。也许一个眼神会把人物的全部精神世界展露无余。我在自己的道上慢慢寻找。
最后上幅另类: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