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作业 (五)

本文介绍了栈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特点及基本算法,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括号匹配示例展示了栈的实际应用。

GitHub

关于栈的学习

定义

栈(stack)又名堆栈,它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其限制是仅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这一端被称为栈顶,相对地,把另一端称为栈底。向一个栈插入新元素又称作进栈、入栈或压栈,它是把新元素放到栈顶元素的上面,使之成为新的栈顶元素;从一个栈删除元素又称作出栈或退栈,它是把栈顶元素删除掉,使其相邻的元素成为新的栈顶元素。

特点:(FIFO)先入后出,后进先出

基本算法

1.进栈(PUSH)算法

①若TOP≥n时,则给出溢出信息,作出错处理(进栈前首先检查栈是否已满,满则溢出;不满则作②);

②置TOP=TOP+1(栈指针加1,指向进栈地址);

③S(TOP)=X,结束(X为新进栈的元素);
2.退栈(POP)算法

①若TOP≤0,则给出下溢信息,作出错处理(退栈前先检查是否已为空栈, 空则下溢;不空则作②);

②X=S(TOP),(退栈后的元素赋给X):

③TOP=TOP-1,结束(栈指针减1,指向栈顶)。

简单代码:
#include<stack>//头文件

stack<int>sta;//定义变量

sta.push(x);//x元素入栈

sta.top();//查询队首元素

sta.pop();//出队

sta.size();//元素个数

sta.empty();//判断是否为空

附上学习过程中的参考资料:

【C++】STL队列和栈的使用

STL中栈和队列的使用方法

栈的应用

括号匹配、火车进站、表达式求值等等

括号匹配可以用在四则运算的存在括号的算式的情况,因为暂时还没运用到此次作业中,所以先贴上之前刚接触时写过的一个比较简单版本的用数组实现的判断括号匹配

#include <stdio.h>
char s[100001];
int main()
{
    char str;
    int n,i,j=0;
    scanf("%d",&n);
    getchar();
    for (i=1;i<=n;i++)
    {
        scanf("%c",&str);
        if (str=='(') //左括号入栈
        {
            j=j+1;
            s[j]=str;
        }
        if (str==')') //右括号出栈
            j=j-1;
    }
    if (j==0)
        printf("YES");
    else 
        printf("NO");
    return 0;
}
此次作业的感想

开始编码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上次作业中建的类还是有许多需要完善的部分。另外发现原来那些令人头疼的全局变量也慢慢被改掉了。看起来也舒服多了。

现在正在一步步地把寒假写的乱七八糟的代码改成有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代码,本来这次除了建类外还想做个改进把算式部分用栈来实现,但是考虑到时间来不及暂且处理到生成算式部分,接下来的算式运算就是核心部分了,是个需要耐心研究的部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tsyx/p/689629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