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的常用命令---------第九阶段(Centos系统及配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Centos7系统的启动流程,包括BIOS初始化、GRUB阶段、内核加载等关键步骤,以及系统如何使用systemd进行初始化和服务管理。此外,还深入探讨了OSI七层模型在网络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列举了DNS、SNMP、DHCP等常见网络协议的作用,并提供了提高Xshell远程连接速度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entos 7 系统启动及相关配置文件(面试题)

 

1. BIOS 初始化,开始post开机自检(主要检查磁盘、cpu、内存)

2. 加载 MBR 到内存

3. GRUB 阶段(可不说)

4. 加载内核和initramfs模板

5. 内核开始初始化,使用systemd 来代替 centos 6 以前的 init 程序

6. 登录系统服务

 

网络技术管理:

     OSI 七层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应用程序

                               会话层

                               传输层              →                 防火墙

                               网络层              →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             二层交换机、网卡

                               物理层              →                 集线器

 

常见网络相关协议:

DNS :域名解析协议               域名    →   IP地址  称正向解析

                                IP地址   →   域名    称反向解析

 

SNMP :网络管理协议。作用:用来监控的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作用:它会在自己的资源池里给用户分配一个IP地址

FTP  :文件传输协议。作用:计算机与网络之间传输文件

TFTP :小文件传输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ICMP :ping中的数据包

TELNET protocol :虚拟机终端协议。作用:用于检测主机是否在线的,端口是否开启的

 

用户传输协议:   TCP  可靠连接,传输速度慢,对系统资源要求多

                 UDP  不可靠连接,传输速度快,对系统资源要求少

 

 

解决 X shell 慢的问题 (必须在linux系统中操作,不能在x shell中操作):

# vim  /etc/ssh/sshd_config    回车

先搜索到“UseDNS”,然后去掉“UseDNS”前面的“#”,再将 “UseDNS”后面的 “yes”改为“no”,最后再保存退出(wq)

#systemctl restart sshd   回车       速度就提上来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angyu521/p/10712173.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