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的生命周期

本文介绍了线程的状态及生命周期。线程状态可通过监控工具或Thread.getState()方法查看,包括NEW、RUNNABLE、BLOCLED、WAITING、TIME_WAITING、TERMINATED等。一个线程整个生命周期只能有一次处于NEW和TERMINATED状态,还说明了各状态间的转换条件。

线程的状态: 可以通过监控工具查看,也可以通过Thread.getState()方法查看

  1. NEW 创建而未启动。由于一个线程实例只能被启动一次,因此一个线程只可能有一次处于该状态。

  2. RUNNABLE :是一个复合状态,包含两个子状态

    • READY:当前状态线程可被线程调度器调度使之处于RUNNING状态
    • RUNNING:线程正在运行
  3. BLOCLED:当一个线程发起一个阻塞式I/O操作后,或申请一个由其他线程独占的资源时,线程会处于此状态。此状态线程不会占用处理资源,当阻塞式I/O操作完成后,或线程获得了其他申请的资源,线程状态转换为RUNNABLE。

  4. WAITING:一个线程执行了特定方法之后就会处于此状态如:Object.wait()、Thread.join()、LockSupport.parl(object)。
    能够是waiting转为runnable的方法有:Object.notify()/notifyAll()、LockSupport.unparl(object)

  5. TIME_WAITING:与WAITING类似,只是带有时间,处于带有时间限制的等待状态。但其他线程没有在指定时间内执行该线程期待的特定操作,该线程的状态自动转成RUNNBLE。

  6. TERMINATED(terminated):已执行结束的线程处于此状态。Thread run()正常返回或者由于抛出异常而提前终止相应线程都会导致线程处于此状态。

    一个线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能有一次处于NEW和TERMINATED状态。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anzashu/p/11058655.html

Java线程生命周期包含多个状态,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是多线程编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根据Java语言规范,线程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经历六种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定义在`java.lang.Thread.State`枚举中。 ### 线程的六种状态 - **NEW**:线程被创建但尚未启动的状态。此时线程对象已经存在,但是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 - **RUNNABLE**:线程正在Java虚拟机中执行,但它可能正在等待操作系统层面的其他资源,比如处理器时间。这个状态包含了操作系统层面的“就绪”和“运行”两种状态。 - **BLOCKED**:线程试图进入一个同步代码块或方法时,如果该代码块或方法已经被另一个线程占用,则当前线程会进入阻塞状态[^4]。 - **WAITING**:线程无限期地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特定的操作,例如等待通知或中断。这种状态可以通过调用`Object.wait()`(无超时参数)、`Thread.join()`(无超时参数)或者`LockSupport.park()`来进入[^4]。 - **TIMED_WAITING**: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特定的操作。这可以通过调用带有超时参数的`Thread.sleep(long millis)`、`Object.wait(long timeout)`、`Thread.join(long millis)`或`LockSupport.parkNanos`等方法实现[^4]。 - **TERMINATED**:线程已经完成执行,无论是正常退出还是异常终止。 ### 状态转换详解 线程的状态转换是由线程的行为触发的,包括但不限于调用`start()`、`run()`、`wait()`、`notify()`、`join()`、`sleep()`等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状态转换情况: - 当一个新的线程对象被创建后,它处于**NEW**状态。 - 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会使线程变为**RUNNABLE**状态。 - 如果线程调用了`wait()`方法且没有被唤醒,或者调用了`join()`方法等待另一个线程结束,则线程会进入**WAITING**状态。 - 如果线程调用了带有超时参数的`wait()`、`sleep()`或`join()`方法,则线程会进入**TIMED_WAITING**状态。 - 当线程尝试获取一个由其他线程持有的对象锁时,它会进入**BLOCKED**状态。 - 当线程完成了它的`run()`方法的执行,或者由于未捕获的异常而提前终止,线程进入**TERMINATED**状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展示了一个线程如何从创建到运行再到终止的基本流程: ```java public class ThreadLifecycl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 线程运行时执行的代码 System.out.println("线程正在运行..."); }); // 线程处于 NEW 状态 System.out.println("线程状态 (NEW): " + thread.getState()); // 启动线程,使其变为 RUNNABLE 状态 thread.start(); try { // 主线程等待新启动的线程完成 thread.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线程已经完成执行,处于 TERMINATED 状态 System.out.println("线程状态 (TERMINATED): " + thread.getState());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并启动它。主线程通过调用`join()`方法等待新线程完成其执行。一旦新线程的`run()`方法返回,该线程就进入了**TERMINATED**状态。 理解线程的状态及其转换对于开发高效的并发应用程序非常重要。正确管理线程生命周期可以帮助避免死锁、资源竞争等问题,并提高程序的整体性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