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是一个什么样的开发模式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介绍敏捷开发模式的应用。讲述了敏捷开发的核心价值及实践方法,包括晨会沟通、迭代开发、持续集成等关键环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多的开发任何要求开发人员增量交付,迭代式开发,能够持续集成。很显然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敏捷开发这种模式就出现了。

  接触过敏捷开发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敏捷开发有如下的价值观:

  个体与互动 胜于 过程与工具,可工作软件 胜于 复杂文档

  用户协作 胜于 合同谈判,响应变化 胜于 遵循计划

  下面新霸哥将会用一个真实的案例的给大家讲讲敏捷开发。

  每天早晨上班前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晨会(由于时间很短,所以大家都是站立开会的),主要就是回报一下昨天自己的工作情况,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没有解决,需要谁来帮助,同时还要讲讲自己今天将要计划做的事情。对于提出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如果能够及时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会后协调处理,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是宝贵的,这个高效的会议的目的就是了解组内成员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态度,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会议结束后,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任务了。由于在开发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项目中划分出很多的独立模块,每个人负责的模块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迭代模式中的每个模块交付时都必须是独立可运行的也是集成可测试的,所以,功能代码这一块在测试环境集成测试无误后该模块才算验收通过。

  开发人员编码工作完成后就没有事情做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测试人员会在测试环境对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如果发现问题会及时的在bug反馈系统中,开发人员看到有自己相关的bug要及时的反馈,这样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迭代开发中一个星期后,相关的团队成员的编码工作基本上完成了或完成了大半。这时候项目经理会组织一个开发人员会议,就是开发人员坐到一个会议室里面瞪着大眼在投影仪上找bug或编码规范问题。因为团队的力量还是巨大的,没过一会,一个功能模块可能就给你揪出了十几个bug,大家一起发现的问题会议结束后会形成一个bug列表,按责任人给依次分配下去解决。相当于集体重构了一次代码,让系统更加的健壮、稳定。

  改过了上次的bug后,团队成员可以小休息一会了。一个迭代周期结束后,项目组成员会再次的坐在一起开一个即重要又轻松的会议--迭代回顾会议。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下一次在遇到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对付。其实直到项目交付,期间还会有很多次的迭代的。

  当然,敏捷开发有十二原则,在这里新霸哥就不重复了,如果有需要对敏捷开发有更深的了解欢迎和新霸哥交流。如今,敏捷的思想算是深入人心了,后面的具体方法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实施敏捷。新霸哥发现有了这些思想,整个世界都开始美好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eijun/p/581655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