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中的收获

完成了一个简单(对我来说也不简单。因为我还没有写过三层架构的项目)的小项目(管理系统)为此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三层架构。

在知道要写这个项目的时候是激动的,但也是有点忐忑的。激动的是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扩展自己对三层架构的了解。

忐忑的是这个项目要求是独立完成的,因为没有接触过三层架构,在这其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虽然出现问题可以请教组员和组长,但是我发自内心的还是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

然而我自己还是有太多的不足,所以这次的个人项目算不上是独立完成的(虽说代码是自己码的,但是请教了组长太多的问题。本来三天的项目,我做了五天)

 

先来说说什么是三层架构吧(因为上面说了很多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顾名思义,就是把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库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界面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

 

在第一阶段的时候,通过分层把各个业务之间的联系和跳转实现。

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怎么在同包不同类的情况下调用其它类的方法

后来通过实验以及百度,我知道了两种方法。

1、如果是静态方法,我们可以直接用类名。(点)方法名的形式来实现调用同包不同类的方法。

2、通过实例化被调用类的对象,通过对象来调用方法。

 

在第二阶的时候就是完善各个业务的实现。

第二阶段对细节的掌握和处理很重要。比如在有要求用户输入数据的时候,我们应该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非空判断。然后再把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性判断。

1、这里的非空判断是要先判断对象是否为null.然后再用equals方法,否则会报空指针异常。

2、限制用户输入的数据类型(就是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设定某一个范围内)

  限制用户输入是为了使我们所取得的数据是有意义的,取得我们想要的数据。

3、把取得的数据先去掉空格再进行有效性判断。因为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

 

第三阶段的时候就是完善各个业务的细节

  第三阶段的是要把在这个业务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考虑到。

  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出现过多的异常和BUG。

通过这次的项目,从中熟悉了三层架构的原理以及使用分层的好处。虽然从这次项目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短板,希望在下个项目之前能够快速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下次项目的时候能够提高效率,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分析和测试项目,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经验。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vansjun/p/7400834.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