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Storage Basics – Part I: An Introduction

本文探讨了企业用户在存储大小和性能方面的知识匮乏问题,并介绍了硬盘驱动器的基础知识,包括容量、IOPS、吞吐量和延迟等关键性能指标。

我越来越发现我的企业用户们对于基本的存储大小和性能知识十分匮乏。尽管它是虚拟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件,但是存储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瓶颈。存储在重要性就像主机一样不断增加,数据卷容量增加,更多的工作负载在虚拟化。因为某些原因,大多数人更加关注CPU,内存的性能,而忽略存储的性能,导致不能和商业用户或者经理解释清楚。

基于这一点-我最近有一些性能不是很高的环境-环境运行microsoft SQL,但是运行一些应用或一些虚拟机。需要考虑所有的方向:在应用层、在虚拟化层、在内存缺乏和DBA要求更多CPU时。当我走进它时,这些问题变得更加政治化和情绪化。使用window性能监视器几分钟,就发现存储性能是根本原因。使用一点点数据,我们就能把情绪化的讨论转化为简单的物理和数学问题。

这个问题我看的太多了,所以撰写本系列的存储基础内容主要放在性能问题上。也就是最简单的数学和物理问题要从存储的基本构建块开始:硬盘驱动器。维基百科的定义硬盘驱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中存储数字编码迅速旋转磁面盘上的数据"。您的计算机、 服务器或 VMware 群集使用硬盘读取和写入数据。基维百科也涵盖了硬盘的历史和硬盘结构。对我们而言,硬盘是物理设备,按照物理定律衡量方式如下:

  1. Capacity容量:用MB,GB,TB,PB作为单位。指包含在硬盘中内容的数量。比如,你有个500GB的SQL数据库,那么你的硬盘就最少需要500GB,这是个最简单的概念。

  2. Performance性能,用以下几种方法衡量:

    • Input-Output Per Second (IOPS) :每秒钟硬盘完成读或写命令的次数;

    • throughput:端口吞吐量,单位MBps或Gbps:数据量可以读取或写入到磁盘的峰值速率;

    • latency:延迟,当你希望在一个硬盘上获取数据和它真正做到之时的时间差;

每个磁盘、阵列和存储系统都有自己的给定一个特定的配置的固定测量值。如果以上述方法测量来了解存储系统的物理性能的话,那么从你的存储系统需求到成功设计和实现存储环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系列的其余部分将在这些性能特点更深入的解释,如RAID、缓存、数据压缩技术如快照和重复数据删除,以及不同的工作负载。虽然我设计并实现了多种DAS,NAS,和从主机厂商包括戴尔、EMC、IBM和NetApp SAN技术,但我并不是一个储存专家。我将提供的信息是广义的,过度简化,并没有考虑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存储供应商。尽管如此,如果你正在设计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性能问题或准备作出存储购买的话,我希望对你所有帮助。


本文翻译了vm today的一篇系列文章,原文地址如下:
Storage Basics – Part I: An Introduction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elo/p/583578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