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的几个重要内核参数

优化Linux TCP性能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通过调整关键内核参数来优化TCP性能的方法。重点讲解了如何配置诸如net.ipv4.tcp_syncookies等参数以防御SYN Flood攻击、减少TIME_WAIT状态的连接数、启用快速TIME_WAIT socket回收机制、重用TIME_WAIT状态的socket以及调整TCP keepalive探测间隔等。

 

以下是在/etc/sysctl.conf文件中配置的几个重要内核参数,这几个参数的设置关系到系统性能:

1、net.ipv4.tcp_syncookies
#此参数应该设置为1,防止SYN Flood
处在SYN_RECV的TCP连接称为半连接,存储在SYN队列。大量SYN_RECV会导致队列溢出,后续请求将被内核直接丢弃,也就是SYN Flood攻击。开启syncookies后,当SYN队列满了后,TCP会通过原地址端口,目的地址端口和时间戳打造一个特别的Sequence Number(又叫cookie发回去,如果是攻击者则不会有响应,如果是正常连接则把这个SYNCookie发回来,然后服务器端可以通过cookie建立连接(即使不在SYN队列)。

2、net.ipv4.tcp_fin_timeout
#此参数默认值60TCP保持在FIN_WAIT2状态的时间,超时后直接处于CLOSED,所以降低tcp_fin_timeout有助于减少TIME_WAIT数量。注意:虽然shutdown(SHUD_WR)也会处于FIN_WAIT2状态,但超时并不起作用。

3、net.ipv4.tcp_tw_recycle
#此参数默认值0,打开快速TIME_WAIT socket回收。
如果tcp_timestamps开启的话,会缓存每个连接的最新时间戳,如果后续请求时间戳小于缓存的时间戳,即视为无效,相应的包被丢弃。所以如果是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下,就可能出现数据包丢弃的现象,会导致大量的TCP连接建立错误。

4、net.ipv4.tcp_tw_resue
#此参数默认值0,是否重用TIME_WAIT状态的socket用于新的连接。
这个选项要比net.ipv4.tcp_tw_recycle安全,从协议的角度看,复用是安全的。复用条件:
1)net.ipv4.tcp_timestamps选项必须打开(客户端也必须打开) ;
2)  重用TIME_WAIT的条件是收到最后一个包后超过1秒;

5、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此参数表示TCP发送keepalive探测消息的间隔时间(秒),用于确认TCP连接是否有效。当keepalive起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缺省是2小时,可改为20分钟。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evingrace/p/665609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