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艺术10诗的魅惑:中国诗歌的几个基本元素之因声求气 因声见情

古典诗歌声情之美
本文通过分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声情并茂的特点。文章指出不同韵部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并通过具体诗句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韵部来营造诗歌的情感氛围。

中国古典诗歌极其重视声与情的配合
比如选韵
“平水韵”中“江” 、 “阳” 、 “东” 、
“冬” 或欢快或激昂; “萧” 、 “尤”
多写怨愁, “支” 、 “微” 情调感伤。

 

声情谐美之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句一换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平·庚)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仄·霰)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平·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仄·纸)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平·尤)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平·灰)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平·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平·麻)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仄·遇)


全首读来,固然回肠荡气;但那音节,既不是
哀丝豪竹一路,也不是急管促板一路,专用和
平中声,出以摇曳,确是《三百篇》 正脉。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oonlightpeng/p/9637053.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